《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以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树立生态文明观为核心导向,逐步形成了“12345”教师素质提升模式,构建了兼具时代性、时效性、社会热点聚焦性和生态文明进步体现性的“四维扩展式”课程思政素材体系,并构筑了以社会与国家需求为目标的“六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随后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均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一系列国家战略与指导思想,为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方向。
【历史使命 存在问题】习近平主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高校教师,需要争做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想铸魂人。
形成了以“有机融合”为目标,以“专业+思政”课堂为平台,以“国家+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校内+校外+同行+外行”学习交流为途径,以提高专业课程队伍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政治素质+理论素养+育人情怀”为宗旨的“12345”教师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模式,强化主观学习意识,充分借助学习平台和途径,培养思想铸魂人。
“12345”教师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模式的建立与实践,驱动筑牢思想铸魂,促进了课程思政与专业素养聚势共赢局面的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