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浪潮正重塑对经管人才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2016年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2018年教育部首次提出促进工文交叉发展“新文科”,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促进文理交叉融合,倡导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成果坚持“四个面向”,紧跟“新文科”建设步伐,借助北京科技大学理工科优势,依托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及三十余项教改项目,不断推进文理工深度融合的数智时代复合型经管人才培养。成果通过技术革新驱动、新兴学科交汇、产业资源协同、科研成果助力,创新赋能机制进行“数智+”的经管本科专业全面改造升级,实现专业结构数智化、培养体系数智化、课程内容数智化的专业内涵建设“三提升”,和数智化师资培育、数智化平台建设、数智化资源重塑的人才培养环节“三提质”。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高端制造、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宏大构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了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国家对经管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应当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同行。高等教育亟需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经管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文理工交融停留形式,课程体系数智化程度不高,跨学科协同育人不够深入,无法实现知识有机融合与创新,难以支撑学生“数智+经管”复合能力培养。第二,经管人才培养过程缺乏基于智能工具和真实数据的教学资源与互动场景,教学内容与前沿技术和行业实践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存在明显差距。第三,信息技术、新兴学科、产业资源、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之间缺乏深度协同创新机制,制约了新文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成效落地。
融合发展,应融尽融。成果通过院内交叉、跨院协同、校企联动的“三维融合”,在数智化驱动的专业转型升级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融合发展,实现更高效率、更好质量、更具特色的高素质经管人才培养。成果推动数智技术、学科、产业和科研资源与经管专业改造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向其提供新手段、新对象、新场景和新命题,与其构成丰富多元的数智化生态。
学院以改革创新为牵引推动专业优化,数智赋能经管类专业持续改造升级,专业数智化特色凸显。2017年以来,学院获批与“四新”建设和专业优化相关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项、校级本科教改各类项目28项;2019年,学院开展的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获北京市立项;2021年,学院申报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成功获批并在三年后结题验收中获评“优秀”。2017年以来,学院产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3门、高校优质本科教材4本,11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人才称号。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实现专业排名和毕业生满意度“双高”,软科最新排名在全国145所高校中名列第9,首届毕业生学生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为100%,居全校50余个专业之首。学院七个专业全国排名三年从5A2B到6A1B到7A,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