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01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2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全面推进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高等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凝练行业特色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特质,总结建设15年的改革经验成效,开展“工科试验班”“卓越创新班”工程特色班型培养改革,坚持“思政引领+工程素养”双核驱动,加强学生大思政观、大工程观精准滴灌,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第二课堂赋能增值,创新构建“一心双线、四维四向、集群赋能”卓越工程人才思政育人模式,在教育实践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汇聚强大育人合力、形成一系列人才培养成果经验,实现卓越工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从“拔节孕穗”到“抽穗扬花”,得到广大师生、家长、企业和社会认可与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作为紧跟国家战略办学、紧扣区域建设发展、紧贴行业需求育人的行业特色高校,学校于201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实施单位,成立高等工程师学院,实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2022年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推进“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2023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对卓越工程人才需求,聚焦重点专业领域、全面推进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思想教育引领和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引领学生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单位,高等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入凝练行业特色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特质,总结建设15年的改革经验成效,开展“工科试验班”“卓越创新班”工程特色班型培养改革,坚持“思政引领+工程素养”双核驱动,加强学生大思政观、大工程观精准滴灌,创新构建“一心双线、四维四向、集群赋能”卓越工程人才思政育人模式,在教育实践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汇聚强大育人合力、形成一系列人才培养成果经验,实现卓越工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从“拔节孕穗”到“抽穗扬花”,得到广大师生、家长、企业和社会认可与关注。
立足教育根本属性,以大思政理念和大工程观融合指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双主线发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堂之外的“洼地效应”和聚合力,完善以卓越名家讲坛、工程实践课程思政示范课、行走的工程思政课为主的卓越工程人才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营造“大鱼领航、小鱼从游”良好氛围,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契合。
2025年2月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到校调研,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高度认可,工作举措入选教育部简报,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冶金行业卓越联盟举办6届工程营,来自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的工程专家、师生1000余人参与。2024年以来,20余家高校、企业来访交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经验,举办“钢筋铁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论坛、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卓越工程师训练营并作经验分享,工作成效获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