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破解新工科建设中“学科壁垒割裂、实践能力脱节”的育人痛点,本项目团队自2013年起设计并创办ROBOTAC(Robot+Tactic,机器人+战术策略)机器人赛事,系统探索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实施。大赛通过任务分析、方案设计、开发调试、对抗竞技、美观优化、作品呈现等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突破学科壁垒、开展跨界合作,在真实场景中锻炼系统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10余年探索实践,目前已建立起包括“工程+设计”、“本科+高职”、“高校+企业”多元协同的赛事运行体系。赛事于2015年被纳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体系,并于2019年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体系。
机器人竞赛正是符合机器人技术特点和项目式教学特点的良好形式:紧跟前沿设置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限定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需要形成跨专业团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获得结果。
通过10余年探索实践,目前已建立起包括“工程+设计”、“本科+高职”、“高校+企业”多元协同的赛事运行体系。赛事于2015年被纳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体系,并于2019年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体系。
提出机器人竞赛“5I”设计理念,新创机器人赛事并形成完整赛事体系;跨界协作,构建跨界跨域、多元协作、产教互动新关系;建立标准,打造机器人竞赛技术和组织能力的中国竞争力
大赛受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广泛报道。2025赛季官方公众号阅读量15万余人次,抖音和视频号累计观看14万余人次,新华社直播观看10万余人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