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法学实践教育,提出要把优质的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引进高校。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教研〔2023〕2号)强调专业学位培养应突出职业实践性,提倡采用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的二十大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具体部署。高校应面向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着力培养一批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法商融合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本成果依托工科强校的学科优势,确立“法商融合、扎根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着法律硕士培养的“素养+技能”软硬结合的职业化和服务国家产业发展的应用型特点,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专业硕士教育中“激发法律专业兴趣、传授系统学科方法、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培养法律职业情怀”四个作用,通过资源整合赋能各种职业化教育新形式,进行跨学科、学校、行业的师资联合和纵横交叉的学生融合,构建法商工融通培养体系,精准评估学生个人优劣势、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路径,最终培养出“法学基础扎实+行业认知精准+商科思维活跃”的法律应用型人才。成果由通过多名法律和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导师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推动各种资源融入法学教育各环节,借势学校和行业的优质资源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合作范式,形成稳定的职业化教育基地,设计出创新的“多元交互”职业化教育形式,培养学生职业化程度较高,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实习单位高度评价学生“具有出色的商科思维,个人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高于国内同期知名法学院学生”,显现出成果培养兼具扎实法律技能、开阔商业思维和准确行业认知的法律硕士的育人效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