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
(1)打造法律硕士培养资源生态
成果探索出弱小学科借势优势学科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合作范式,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教育资源生态,形成了“学科联动-实践赋能-个性引领”的创新育人体系。成果立足工科强校优势和特色,提升学生工业领域的法律服务竞争力;依托与经管学院的长期合作,培养学生的商业逻辑和思维;通过多学科资源整合,助力北科大法律硕士成长为既懂法律、通产业、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成果借力中国政法大学覆盖全国118个城市416家实习单位的专业实习“千帆计划”增加职业化教育机会;积极参加中国政法大学“实战法庭2.0、3.0”模拟实训活动实现优势资源跨校共享,形成自我发展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的新格局。
(2)提升学生法律职业化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
成果多元化的创新职业化教育形式和精准的个人性培养路径帮助学生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双提升。成果培养的研究生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平均水平,致力于人才培养研究生导师的学生通过率甚至高达90%以上;学生斩获北京市模拟法庭竞赛团体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获得市级银奖,法律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凸显。用人单位反馈,成果培养的优秀学生竞争力显著优于其他法学专业研究生。学生代表周舰同学在读期间进行长达18个月的专业实习,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准,协助完成诉讼案件60余件、审查各类民商事合同100余份、撰写各类法律文书300余篇、法治培训600余人,为2家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并成功调解5起劳动争议,实习单位对其给予极高评价:具有出色的商科思维,是少有的能在实习期间为单位实现创收的学生,其个人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高于国内同期知名法学院学生。
(3)师生示范引领产生强烈辐射影响力
成果依托高质量人才培养,形成了“人才培养-行业认可-品牌提升”的良性循环,示范引领作用和社会价值突出。既有学生运用所学赋能社会,公益法治服务落地见效,深入武警部队进行普法讲座,下沉社区开展矫正普法,助力法治信仰扎根,产生基层治理实效;也有学生统筹学校百余项长期志愿项目,号召万余人次服务国际盛会,获“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彰显新时代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深耕理论研究,主动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和研究生教育热点,聚焦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教探索》等高水平教育类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对外开展公益法律培训,推广示范效果显著。
 
图:部分实习单位对成果人才培养效果的积极正面反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