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成果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意愿、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在各类竞赛中表现卓越,近五年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50项(其中国家级115项),累计获奖超1100人次。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顶级赛事中屡获最高荣誉。本科生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Chem. Mater.等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深造率由42%上升至63%,超过10%的学生通过中组部工程硕博计划保送至各工科专业。就业落实率超过95%,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钢铁冶金、化学化工、能源电力等相关领域。
2.学科发展成效显著。“理工融合”人才培养新范式全面赋能学校学科发展。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相关学科取得了重大进步,材料科学与工程由A提升到A+,矿业工程由B+上升到A-,冶金工程和科技史保持A+,化学从B跃升至B+。化学学科ESI排名继材料学、工程学之后,2023年1月进入全球前1‰,2025年9月进入全球前0.6‰,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全面跃升。化学系党支部入选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4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9人次在全国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多人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等称号。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改革创新项目、省部级规划教材项目。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入选者7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和重点项目8项,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奖2项。
4.项目成果广受关注。成果具有广泛示范性,在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等20余所高校进行推广,应用效果好。学院教师多次受邀在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研讨会等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也前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北京信息管理学院等高校交流改革经验。中国钢研集团所属的核心企业钢研纳克基于对我校化学学科人才培养的认可,在我院设立“钢研纳克奖学金”。已出版了10本教材,发表教改论文17篇,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无机化学实验》已印刷12660册,被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3所院校选用。《物理化学实验(工科专业用)》教材已印刷8200册,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0多所高校选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