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成果简介: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北京科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终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首次提出“价值塑造、三融三促、强化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设涵盖“研究、教学、宣传、巡讲、实践”五位一体“思创融合”红色文化育人平台。该项目深挖北科特色“钢铁思政”育人元素,依托全国首家“数字马院”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基础,成立“思创融合”工作室,以《跟党学创业》公选课为核心,将中国共产党党史系统性地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全链条有机融合。

项目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校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50余家支,近3年注册公司30余家,发表24篇论文,其中3篇论文在北大核心、CSSCI期刊《中国高等教育》等刊发表,开展课题研究10余项,出版教材《跟党学创业》,从理论上解决阐述了“思创融合”的意义、可行性和思路。多次受邀在全国论坛上分享,课程及相关讲座覆盖学生万余人次。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会长张树军评价说,“跟党学创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对创业教育和党史教育都是一种创新”。


图片2.png

“跟党学创业”:国内首创的“五位一体”思创融合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unpub_0b3a071efb3d41b5872e41ddc27d4655.png主办全国“思创融合”深化中国式创新创业教育暨“跟党学创业”课程研修班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针对创新创业理论中国本土化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

创新创业理论主要源于西方管理学,存在“重管理、轻思想;重经济价值、轻社会价值;重技术、轻民生”等问题,缺少中国本土化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本课程基于当前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汲取创业智慧,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本土化提供新的思路。

2.针对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强的问题,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跟党学创业”的理念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3个层次将依此推进“思创融合”,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把握时代发展机遇,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跟党学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争做时代新人,强化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价值。

3.针对理论传授与创业实践结合不紧 ,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理论指导实践,学生提升能力,高校和地方互促发展,师生实现共创并取得实践效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和痛点。本平台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指导学生组建实践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