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进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智能时代,而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正成为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强大引擎。智能时代的教育系统性变革具有全方位、深层次特征,全球正处技术驱动的关键转型期,数字化已进入全要素、全流程变革深水区,未来将向个性化教育生态演进。传统模式下的材料学科面临教师负荷重、学生知识理解难、考核评价单一及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家对教育教学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赋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材料学科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数智化技术深化融合,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将系统的知识资源数字化,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探索智慧教室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和品牌学科,一直引领我国材料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曾三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14、2023年)。早在2010年,学科便开启了材料专业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在资源建设、高质量教学方法、个性化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承担了国家级教改项目5项、校级项目12项。
打造出“四维联动、三体并举”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突破了优质资源供给与共享瓶颈。
本成果应用于我校材料、冶金相关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直接服务学生8000余人次。先后构建了系列基础课、专业课在线课程、知识图谱、习题、案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金属材料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一体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等5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承担2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任务,国家级教改项目4项、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27项;获评教育部优秀案例、创新实验室等荣誉,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1篇;教师入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荣誉22项;2015年至今,学生在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奖337人次,其中一等奖55人次;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评校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7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