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主要内容

    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保持着重视体育、体教融合的优良传统,培 养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巩立姣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 和体育官员,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学校把加强体育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 基础性工程,不断增设体育课程、丰富群众体育形式、提高竞技体育水 平。2016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国办发〔2016〕27 号文件 把学校体育推向国家战略前台,北京科技大学以“钢铁强国”学科优势 率先响应,将“坚持‘以体强身’,淬炼‘钢筋铁骨’”写入章程,把体 育列为“双一流”建设核心指标。八年来,学校建成覆盖全体本科生体 测平台,12.6 万份健康档案实时更新,体测优良率从 42%提升到 61%, 不及格率由 12.4%压缩至 3.1%;在全国首批增设体育教育本科(2019) 和一级硕士学位点(2021),为所有本科生开设两年 128 学时必修课,涵 盖 60 个递进难度项目,同时开设 20 门体育锻炼与竞赛选修课程,学生 选课满意度始终保持在 95%以上;组建学生体育联合会,20 个体育单项 协会会员占在校学生 38%,年均举办“三好杯”“新生杯”等各项品牌赛 事 1200 余场,学生课外锻炼时长由每周 1.8 小时增至 4.5 小时;依托“高 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基地”,打通“校队—省队”通道,学生近年在全国大 学生运动会、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摘金 6 枚、获奖牌 19 枚,冠军运 动员 100%回课堂授课,年受益 6000 人;用好北京奥运会遗产,打造“奥 运名人堂”“夏日燃脂训练营”“钢筋铁骨活力北科体育文化节”“疯狂星 期五篮球名人赛”“冬季校园马拉松”五大 IP,线上话题阅读量 1.7 亿 次,被《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头版报道;教师团队获首都高校体育 4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体育思政比赛奖项 3 项、普通学生获省部级以上体育 竞赛前八名若干项,形成可复制的北科体育教学“鼎新”模式。

image.pn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