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强国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培养思想品格好、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工程人才,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源自于1952年建校之初的“冶金机械”专业,机械传动控制课程群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控制理论》《机电系统原理及应用》《机电系统建模》《测试技术》等,为工业装备系统的动力传动-智能检测-自动控制-精确建模提供全流程闭环知识,为推动智能装备、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必需支撑。进入新时代,20132月课程团队提出了建设高质量课程群的长期规划,高效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1.1 课程群改革建设路径


课程群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构筑教学创新发展基座,校企联合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课程群扩优提质。初步探索形成了AI赋能的“教师精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系统智能化评价”数智化教学新范式,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构建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多渠道校企协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打造了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协力教书育人”的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增强育人育才的保障力。

经过8年建设和4年实践,课程群已建设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等省部级及以上课程4门次;团队获评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获评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省部级称号9人次;校企联合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联合指导毕设40余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省部级及以上奖30余项。成果在全国机械院长会等高水平会议进行推介,在北京化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应用推广。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受学时、教学空间等限制,传统授课方式很难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知识传授。面对智能制造强国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新需求,如何利用AI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个性化传授。

2授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与企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面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要求,如何更好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校内教师团队很好地进行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学生思想引领和工程知识传授还不够。面向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如何进一步增强育人育才的保障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