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主要内容

1、成果简介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支撑,承载着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战略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强国战略叠加背景下,产业转型呈现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智能化升级纵深推进、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服务化延伸持续拓展等特征。这一历史性变革对经管人才能力谱系提出全新要求:亟需培养兼具战略视野、创新思维、实践技术、协同能力的管理人才,以破解制造业“大而不强”困境,驱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作为新中国工科大学中最早开展工业企业管理教育的单位之一,“钢铁摇篮”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针对经管类专硕人才培养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边界固化、资源协同不足”三大瓶颈问题,创新构建了战略导向、四维协同“一向四合”培养体系,历经8年教学改革与实践,已为国家及相关重点行业企业培养2484名掌握先进制造系统思维、具备产业技术认知的技术型管理者,形成了“工管交叉、产教融合”的管理类专硕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向四合”以服务制造强国为导向,“集合型”思政建设为引领,搭建“讲、学、赛、践”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融合型”培养模式为策略,构建了工管交叉、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契合型”教学设计为方法,创新案例式行动学习教学模式,将课堂转移到制造业现场;“聚合型”机制创新为支撑,强化产学研用与国际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共赢。

图片1.png 

1 一向四合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课堂隔现场”——产教融合不足导致的实践能力短板传统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与制造业场景脱节,存在三重背离:理论课程占比过高,部分接近90%企业现场教学不足5%;校企合作项目集中于管理咨询领域;学生技术能力不足,导致毕业生难以衔接制造业多层级管理需求。

“学科筑高墙”——学科壁垒制约的创新能力瓶颈。对于技术型管理者培养存在“三无困境无跨学科课程模块、无复合型导师团队、无交叉联合实验室,使学生难以建构面向技术前沿与管理创新的双重能力体系,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跨领域问题解决能力合格率不足50%

“资源不成链”——资源配置错位的协同育人障碍存在两极化矛盾:工科优势未有效体现并转化商科教育对于传统培养路径较为依赖,人才培养难以有效对接技术需求。

“一向四合”培养模式服务制造强国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研成果、应用推广等方面形成了显著引领作用。成果已被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借鉴应用;2022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重要回信肯定了学校为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对于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提出殷切期望,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图片2.png 

2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两封重要回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