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

(一)教育国际化建设成效显著

1.双一流学科建设提质:首次获批来华留学国际合作基金支持,获赠资金逾1500万元。“双一流”学科冶金工程国际学生人数从个位数到近百名,规模实现十倍跨越,推动了学科国际影响力与人才培养规模双向提升。科技史招生实现零突破,为学科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2.产教融合平台辐射海外:搭建校企协同、中外联动的国际人才培养平台,与蒙古、沙特等国高校签署国际联合培养协议,联合河钢集团、建龙重工等国内龙头企业共建多个产教融合基地。

图片11.png 

3.国际交流助力沿线发展:构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网络,召开中巴青年科技人文交流论坛、爱思学术论坛,吸引30多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与,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搭建多元对话平台。

图片12.png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多维突破

 1.课程教学双驱增实效:2020-2025年分批建设74门全英文课程,出版全英文教材10部,发表教改论文、课程讲义等40余篇,带动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与课程内涵“双提升”。

2.科研反哺教学结硕果:来华留学全域项目群,累计立项近120项、投入资金超500万元;产出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20余项、专著2部、学术论文55篇;打造 14 门精品慕课,服务全球学习者超45万人次。

图片13.png

3.学生培养质量创新高:国际研究生在学术与竞赛中表现突出,4人获校级最高荣誉“校长奖章”,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 等三大赛等省部级奖项30余项,获奖总数居北京市前列。

(三)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力全面提升

1.行业领域树立示范标杆:以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A等成绩通过再认证(最长8年有效期),相关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主办首届北京高校来华留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留学生管理干部职业技能展评活动,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来华留学教学与管理水平提升。

图片14.png

2.国情教育范式全国推广:推动组建与其他四所回信高校的“新时代高校国情教育育人共同体”;依托精准帮扶项目《搭建北科国际交流平台,讲好定点帮扶中国故事》入选第七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牵头建设的“钢筋铁骨行业特色高校国情教育基地” 获批首批国家级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相关机制与模式获教育部国际司专题调研肯定并向全国高校推广。

3.国际传播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研究生培养与国情教育成果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等国内外权威媒体多次重点报道,在总书记回信、冬奥会、脱贫攻坚等重大节点产生深远的正面国际影响;大量毕业生成为中外合作与行业国际化骨干力量,通过多元渠道讲述中国故事,显著提升学校国际教育形象与全球传播力。

图片15.pn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