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

(1)学生培养效果

2021年成果实践以来,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率超90%,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数量从182项/年增至359项/年,其中,项目完成人直接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金奖及一等奖7项,获省部级奖励15项(含特等2项),获2023年北京赛区最佳创业项目。学生积极服务国庆70周年阅兵、九三大阅兵合唱团、北京冬奥会志愿等重大活动,在建党百年、防疫、乡村振兴中彰显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深造及在重点领域(矿山开采、钢铁冶金、航空航天、部队国防等)岗位就业比例从2021年88.6%逐年增至2025年94.4%。

(2)教学资源和师资提升

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北京市精品课程/优质本科课程各1项;《工程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流体力学》精品在线课程累计选课超6万人次。出版力学基础教材获国家规划教材4部、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2部、优质课件1部、国家输出版优秀图书1部;《工程力学》累计印刷215万册、被200余所高校选用,《工程流体力学(英文版)》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邓迪大学、伊朗洛莱斯坦大学等多校选用,全球下载量4.4万多次。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4人(特等奖1人),国家教学成果奖(教材)1项,北京高校青教赛理工类A组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校青教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

图 1 学生及教师获奖情况

(3)理念传播与社会影响力

蔡美峰院士连续16年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教育理念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教育事迹写入中国科协《礼赞·科学家精神》;举办“现代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建设教学研用研讨会”、“渗流类课程研讨会”等教学研讨系列论坛。该成果受邀在全国性教学会议及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20余所高校开展50余场报告;支撑了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2019年起连续举办六届“i科学”科普公益,推动教学成果从专业到科普双线传播。力学赋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在东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30余所行业特色高校推广应用,示范带动效应显著。


图 2 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图 3 行业特色高校应用证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