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成果已应用于我校四个学院本科教学,成效显著

成果已系统投入材料学院、冶金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数理学院等4个学院,支撑《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电子显微学》《纳米材料形貌表征技术》等7门本科课程教学,累计覆盖本科生8000人次运行机时84000小时。依托成果,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省部级4项、校级17项;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已公示),教育部优秀案例、创新实验室等多项荣誉;教师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荣誉14项;学生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1篇,2015年以来在各类国家级竞赛获奖337人次(一等奖55人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软件著作权2;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5(特等奖6项)。

图7 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况.png

7 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实况

 

图8 成果已获得3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与2件软件著作权.png 

8 成果已获得3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与2件软件著作权

2)成果已辐射至国内六十余所高校,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0余所高校推广应用。兄弟高校借鉴知识图谱驱动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体系,运用虚拟仿真平台与远程操控系统重构实验流程,结合全过程评价实现教学诊断与个性化指导,为解决设备少、操作难、评价慢等大型仪器教学共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案。作为重要数字化资源,成果通过本校牵头的教育部材料科学基础、燃气轮机课程虚拟教研室平台,辐射全国34所成员高校6家大型央企。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会议、全国材料院长论坛等重要场合进行推广,反响强烈,吸引清华大学等28所高校专程来访交流

图9成果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png 

9成果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得到应用

 

图10 与国内6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png 

10 国内6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

3)成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德国蔡司、徕卡、英国牛津仪器、日本日立等国际知名电镜厂商均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蔡司认为非常新颖、极具创新性,并提供了多项无偿技术支持;牛津仪器认为成果为用户提供贴近实际的学习体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世界著名电镜专家、日本工程院院士Ohnuki教授指出,该系统具有先进、革新的设计理念,能直观解析结构与成像原理,促进高效学习。目前,已有日本东北大学、德国科隆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等14所国际高校专家学者来校参观交流。

图11 国际著名电镜专家Ohnuki教授等给予高度评价.png 

11 国际著名电镜专家Ohnuki教授等给予高度评价

图12 Zeiss、Oxford、Tescan等国际著名电镜厂商给予高度评价.png 

12 ZeissOxfordTescan国际著名电镜厂商给予高度评价

图13 日本东北大学、德国科隆大学等14所国际知名高校来校交流.png 

13 日本东北大学、德国科隆大学等14国际知名高校来校交流

4)成果为电镜科普教育提供了新途径,推动科普资源国内外共享

成果通过大学生、高中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潞河中学翱翔项目、全国青少年科学营、中小学生线上科普讲座、红色“1+1”共建科普活动等多种公益形式开展电镜科普,累计服务大、中、小学生1700余人次。同时,依托中巴青年科技人文交流论坛开展电镜专项培训,面向巴基斯坦留学生推广成果,目前已培训45人,有效推动科普资源跨区域、跨文化共享。

图14 对大中小学生及国际留学生开展电镜科普教育.png 

14 大中小学生及国际留学生开展电镜科普教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