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自项目实施推广以来,20212025年期间在教师素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三方面成效显著,具体如下。

1)“12345”教师素养模式有效筑牢育人根基,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素养协同发展。

校内:过该12345”教师素养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在2024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青教赛”,获奖数量与等级都创历史最高;2年系所获校级优质课程认定5门次;在《大学教育》《中国冶金教育》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

校外推广:多名教师多次在“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等平台作大会发言和经验交流,分享教师素养与意识的赋能提振经验,分享教师素养与意识赋能经验,获多所高校认可采纳,实现模式辐射。

2四维扩展式课程思政素材体系创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形成跨专业、跨校际的示范效应。

校内:构建的“四维扩展式”课程思政素材体系,获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专家的充分肯定,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教学与科研;期间,《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文明与人类健康》等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5项;《环境工程原理》《有机化学》《环境工程学》获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3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修复技术》获批校级产学研融合建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获批校级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各课程均融入了“四维扩展式”思维,突出了课程思政元素。

校外:作为典型范例,与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了交流,被认定为具有借鉴意义与引领价值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相关教师在全国教学会议上作专题报告,获广泛好评。

3)“六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强化了学生的党性党魂与爱国情怀,促进了学生就业、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和生态文明重要思想,贯彻“双碳”目标战略,融入:“六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近2年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环保创意大赛”等多个大赛中获各类奖项60余项;毕业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的比例逐年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其中有一大批毕业生进入环境科学研究院及环境监测站等环保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骨干力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