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

本成果经过十余年的扎实实践与持续完善,其应用成效显著,并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人才培养质量卓越,有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培养规模与质量:成果实施以来,共培养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生50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1500余名,学生就业深造率近100%,人才培养质量过硬。

服务国家战略产业:毕业生中,超半数进入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国家关键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成长为技术骨干;另有400余名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生力军,有效弥补了国家在相关“卡脖子”关键领域的人才短板。

学生综合素质:在价值引领下,学生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累计参与科技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5000余人次,多人荣获“北京市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彰显了“钢筋铁骨、为国奉献”的育人成效。

2. 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模式获广泛认可与推广

标杆与排名:本成果所依托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在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稳居全球前列,在201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位列全国第一,并成为全国唯一在武书连2025大学工科专业中获评“卓越”等级的纳米类专业,确立了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模式推广:成果所凝练的 “学科交叉筑基、贯通培养赋能、产学研协同提质”机制,其成功经验已推广至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为国内纳米科技及相关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助力全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3. 师资与教材建设成果丰硕,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教材体系辐射:由张跃院士牵头,联合11所领域内知名高校,构建了国家级“纳米材料与技术”教材体系(共15本),并获批教育部“十四五”战略性新兴领域高等教育教材体系。该套教材已成为全国纳米专业教育的重要范本,其影响力辐射至全国众多高校。

师资团队示范:打造了一支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该团队不仅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2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顶级科研奖励,更以其“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育人实践,成为全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标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