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提出了双创三融的课程体系

以教学为核心,联动产业、科研、竞赛维度,着力培养复合型力学人才。融企业生产问题,行业专家走进课堂、学生走进企业实践,面向企业需求,建立“一生双师”培养模式,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融科技研究问题,开设《力学与人工智能》《碳储力学理论与技术》等前沿课程,开展深地、深空、深海前沿领域研究,以科教融汇培育学生;融创业竞赛问题,开设《碳储技术与创新创业》等双创课程,带领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系统训练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同时,融入创新创业能力核心要素,推动力学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及土木、能源等领域学科交叉,全方位塑造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力学人才。 


1561bada13a864be71519b35cea1a024.png


2.构建了产研赛教多维融合、多措并举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为培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系统性构建了产研赛教多维融合、多措并举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还原度模拟实践、前沿虚拟仿真技术与真实的项目驱动教学,并将大型知识模块拆解为“知识点培训小课堂”等多措并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积极拓展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融合,鼓励学生将力学原理与新材料、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交叉结合,为其未来在创新创业中实现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复合知识结构。致力于打通校园与产业界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一生双师”制度(即一位学生同时拥有校内学术导师与企业产业导师),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前沿需求和实际工程问题同步,大力推进校企协作研发,让学生直面真问题、参与真项目;同时,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高水平双创竞赛为牵引,将竞赛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这一系列举措,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产业需求、科研训练、竞赛实践与教育教学有机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了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力的复合型力学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361ad825a31f20b6533f5cbbbb7d7fe8.png


3.建立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效的八要素动态评价方法

为科学衡量与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系统构建了以“创业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八要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记录学生参与竞赛获奖、承担项目、发表成果、申请专利等量化数据,通过导师评语、企业反馈、项目报告、路演表现等进行多维质化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形成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效动态评价方法。


6b1cb4e36897bbf50820043310fe46a0.pn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