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随着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涉农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单一农业学科已难以应对日益全球化、系统化、复杂化的农业农村问题。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新农科”人才,支撑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并寄语农科学子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大”)发挥传统工科优势,结合农业教研工作实践性与地域性强的特征,联合全国7家优势单位,构建了小核心、大网络、广协作的新农科教研队伍,以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为主线,成功开展了数智技术+实战平台双轮驱动的新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图1)。主要成果:

 

1)探索乘势学科交叉、赋能传统农业的学科发展路径

凝聚农学、计算机与通信、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化学与生物等多学科优势力量,在传统农学知识体系中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智能机械等前沿科技,打破知识壁垒,打造4新农科核心教学模块,增设10智能+”系列跨学科课程,重构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在22高校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得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2)创建创新基地支撑、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战实训体系

依托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的农业试验站,建设29研究生创新实战基地并引入农业物联网系统和农田智能管控平台,构建农业数智创新基地协作网,为引导研究生扎根一线、了解农情等提供实战平台;指导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派驻企业实习以及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丰富实战场景,提升研究生准确识别并系统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打造教育科技互驱、人才产业共兴的四链耦合运行机制

以重塑组织机构为耦合载体、优化师资队伍为耦合支撑、革新运行体制为长效机制,推动成立北京科技大学现代农学院,构建全国涉农院所“新农科”建设联合体,主办“新农科”发展论坛和全国性农业学术大会,创办国际综合性期刊Originality(中文名《原创》),打造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等四链深度耦合运行机制,形成“教育支撑科技发展、科技驱动人才升级、人才反哺产业振兴”的闭环模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