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正面临利用海内外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和智能化转型的行业需求,对矿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吴爱祥院士带领矿业工程教育教学团队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坚持以本为本,构筑了“党建铸魂,矿智融合,工文汇通”矿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矿业与智能融合能力、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工程人才培养为国家资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矿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学科知识开展的教学活动,以专业的形式整合知识体系。
(1)党建铸魂,激发矿业报国情怀
建立了以院士、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绿色采矿、岩石力学与边坡工程、固废资源化等学术梯队党支部,创新构建了以梯队党支部建设引领思政育人的模式。依托梯队导师、梯队研究生,组建“学业导师+人生导师”团队,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导师对本科生“一对一”、研究生对本科生“多对一”落实本科生思想引领,思政教育由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浸润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业训练等环节。激发学生专业热情,树立矿业报国志向。打造“导师全程指导、团队协同育人”双轮驱动的党建引领育人模式,解决思政育人缺少抓手问题。
本项目立足矿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实践,在育人模式、培养体系等多方面开展探索,取得成果推广应用成效如下:
(1)学生践行矿业报国使命
矿业人才培养改革解决了矿业工程“专业强而不热”的难题,通过厚植矿业报国情怀,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荣誉感。绿色采矿学术梯队党支部获评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支部成员涌现出“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学生先锋模范。矿业类学生转专业率由2020年的42.30%下降至2025年的15.35%;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在矿业领域就业或深造比例达到87.23%;苏志荣、达瓦卓玛等20余名毕业生选择前往祖国西部,扎根基层矿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矿业报国情怀。
为适应矿业智能化和“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发展战略人才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三全育人”背景下矿业报国教育缺少抓手、矿业智能化背景下专业壁垒阻碍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矿业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缺乏路径等问题,从思政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