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
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一大批毕业生在宝武集团、中国一重、中国五矿等国家特大型企业成为骨干人才,超过60%的毕业生进入重点行业就业,钢铁行业就业比例连续6年上升,98.26%的用人单位给予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的评价,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提高,近5年在“挑战杯”等三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65项,多次捧得“挑战杯”“优胜杯”,2024年“挑战杯”获奖总数全国第1。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70周年等重大事件服务保障中上千名学生尽显责任担当,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如: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格勒吉日格乐,被《人民日报》报道的志愿服务西部学生巨彪,以及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巴浩静等。教师队伍精英辈出,涌现出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位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3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4位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等育人楷模(见图4)。

2. “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学校党委书记受邀在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思享汇”、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做介绍。成果连续4届获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奖,近5年入选高校思政精品项目10余项,累计获得省部级思政奖励40余项。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4年,“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成立,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出席并给予肯定,至今已累计举办主题宣讲、社会实践、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60余场次,成员单位6项成果入选高校思政精品项目,带动红色资源、光电、智能汽车等领域共同体相继成立。相关工作受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首发报道260余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见图5)。

3. “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获得广泛赞誉和传播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学校探究学生成长规律之真,落实立德树人之善,打造钢铁精神之美,创新构建“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上级部门的积极肯定。2024年5月,丁薛祥副总理到校调研思政课备课情况。同年11月,彭丽媛来校出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202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分别来校考察,肯定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也在相关会议上认可学校办学成果(见图6)。学校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2025年入选“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