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是该成果的第(1)完成单位,全面负责该成果工作的组织实施。学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回信精神,聚焦行业特色型高校,构建了“钢铁精神”为内核、“四梁八柱”为支撑的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该成果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成效显著,“探究学生成长规律之真、落实立德树人之善、打造钢铁精神之美”,做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新与实践,理念、机制、方法、效果突出,处于全国高校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价值。
东北大学是该成果的第(2)完成单位,学校以“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文化浸润等系统性实践,着力构建行业特色高校育人新范式,为培养兼具钢铁意志与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可复制路径,并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人才动能。
中南大学是该成果的第(3)完成单位,学校深度参与共同体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作为主要发起单位,积极研究推动成立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创新实践“钢铁精神”育人模式,推动将“钢铁报国”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挖掘讲好“钢铁精神”育人故事,构建特色化育人体系与长效机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是该成果的第(4)完成单位,协会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发起《“钢铁精神”赓续工程》,以“坚定钢铁信念、锤炼钢铁本领、铸就钢铁脊梁”为目标导向,突出思想引领、宣传引导、文化引擎三个重点,实施钢铁精神“探源、凝练、传播、融入”四个专项工作,真正让“钢铁精神”深入行业、入心见行、落地生根。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该成果的第(5)完成单位,公司参与“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中“企业培养与实践”部分建设,建设“钢铁强国路”实习实践育人基地,选拔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以企业真实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定期与学校导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是该成果的第(6)完成单位,公司与学校共同开展“钢铁精神”内核的总结提炼工作,传承弘扬钢铁精神;与高校共建多维度红色思政课堂,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强化钢铁文化浸润;提升科研育人能力,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11家高校院所深入开展战略合作;锻造实践育人平台,与高校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打造“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是该成果的第(7)完成单位,公司参与“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中“企业培养与实践”部分思路构想;参与本科课堂的教学设计,从集团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全程培养;在企业一线开展广泛调研,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思政教育典型榜样人物,深入开展“钢筋铁骨”系列思政教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