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课程群建设经多轮次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普遍反馈学习压力增大,学习难度增加,但课程评教分数依然名列学院前茅。依托课程群,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授权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指导学生登记软件著作权50余项;指导学生在中文核心期刊《实验技术与管理》发表课程群知识点相关论文多篇。
课程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5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50余项。其中,部分学生的科研成果已实现技术落地和应用示范,例如获得“华为开发者大赛”学生赛道全国唯一金奖团队的IoT能耗智能监测与运维管理平台,已应用于中铝集团铝电解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产业升级,为示范应用企业节省成本超600万/年。
2)课程群建设硕果累累
(1)“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嵌入式控制系统”等2门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课程组教师自主研制的实训设备,获评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获评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银奖3项;主编的《面向工程应用的DSP实践教程》等2部教材,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主编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等2部教案,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课程组杨旭依托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获评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
(3)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实验室各1个;获评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各1名、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4名。
3)教学成果多方推广应用
(1)课程建设相关成果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上,被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引用100余次。
(2)获奖的优质教材《面向工程应用的DSP实践教程》推广应用于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奖的自制设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广应用于北京联合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上线的慕课资源“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推广应用于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课程组杨旭受邀在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主办)宣传推广工程项目案例驱动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群教学改革和CDIO-OODA工程化教学方法。崔家瑞受邀在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宣传推广嵌入式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情况,撰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嵌入式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课程为例”论文荣获“2025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