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

一、形成完善的面向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架构

制定了完善的强化实践版培养方案和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与宝武资源、青海金川、山东冶金设计院、金富矿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院、民营企业签订产学研共建协议,共建15个基地,建立基地组织架构,年可接受200余名研究生参与实践。聘请校外导师54人,出版教材10部,设立行业前沿课程7门、校企共建课程6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行业前沿、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image.png

图1 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组织架构示意图

二、赛教融合竞赛项目孵化破茧成蝶

基于项目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内外双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将科研应用于创新创业竞赛,形成赛教融合,并实现产业孵化。其中,“废金制砼”项目荣获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全国银奖,并受到投资人青睐;“点渣成金”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现场获得1亿元投资意向,目前已经成立“北京北科益安新材料科技优先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图2)。

image.png

图2 竞赛成果孵化

三、支撑学科学位点建设,辐射同类高校人才培养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生双师三融合”培养模式,实现理论、实践和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生工程实践及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学位点和学科建设。成果形成期间,矿业工程两次入选“双一流”学科,安全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获批“资源与环境”博士点。

近年来,为了解决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质化培养问题,多方调研同类高校专业学位建设情况,交流解决共性问题,提升专业学位研究培养质量。在交流过程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应用了项目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3)。

image.png

图3 成果在同类高校应用证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