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面向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架构日趋完善
成果形成期间,制定了强化实践版培养方案和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与宝武资源、青海金川、山东冶金设计院、金富矿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院、民营企业签订产学研共建协议,共建15个基地,建立基地组织架构,年可接受200余名研究生参与实践。聘请校外导师54人,出版教材10部,设立行业前沿课程7门、校企共建课程6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行业前沿、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图1 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组织架构示意图
二、教学相长,研究生实践与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一生双师”培养机制日臻完善,形成“科教、产教、赛教”三融合、产学研赛协同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校内导师-研究生-企业导师”合作科研项目150余项,研究生实践能力极大提升,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与企业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59篇,其中SCI/EI 52篇,授权专利64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12项。(部分成果见图2)

图2 部分研究生成果展示
导师育人成绩同样喜人。近年来,学院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各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1项;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重点项目4项;发表研究生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部分成果见图3)

图3 部分导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三、赛教融合竞赛成绩喜人,竞赛项目孵化破茧成蝶
为推动赛教融合,建立创新创业大赛“蓄水池”,实施项目“种子计划”,选拔成熟的高水平项目,配备专业教师开展点对点指导。成果形成期间,获三大赛国家级、市级大奖近40项(图4)。部分竞赛项目获高度关注,“废金制砼”项目荣获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全国银奖,并受到投资人青睐;“点渣成金”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现场获得1亿元投资意向,目前已经成立“北京北科益安新材料科技优先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图5)。

图4 部分竞赛获奖证书

图5 竞赛成果孵化
四、支撑学科学位点建设,辐射同类高校人才培养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生双师三融合”培养模式,实现理论、实践和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生工程实践及科研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学位点和学科建设。成果形成期间,矿业工程两次入选“双一流”学科,安全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获批“资源与环境”博士点。
近年来,为了解决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质化培养问题,多方调研同类高校专业学位建设情况,交流解决共性问题,提升专业学位研究培养质量。在交流过程中,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应用了项目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6)。

图6 成果在同类高校应用证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