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本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完成单位的主要贡献:
本成果紧密围绕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产业转型需求,在能源与环境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系统化、可推广的重要进展,为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构建了以“课程交叉-导师协同-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能源环境学科人才培养新范式,形成了完整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通过深度整合生态文明、能源革命及行业规范进入专业课程,新建及改造“CO2捕集转化与利用”“环境健康暴露风险评价”等一批前沿交叉课程,并实现本硕课程共享和模块化动态建设,显著拓展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
创新实施“能源+环境”双导师制,依托制度保障推动跨学科师资协同与科研合作,有效打破单一学科培养局限,指导学生从事交叉课题研究,实现了“科研-培养-需求”无缝对接。
通过强化校企协同,建设包括“国家能源储热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实践平台,将企业项目、横向课题和国家级科研任务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入工程实践一线,培养了大批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果涌现出多名获科技奖励、升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的优秀学生代表,人才培养实效显著,为同类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成熟经验和应用范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