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钢魂引领·四元共建·多维赋能:冶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依托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秉持钢铁强国、科教兴邦的使命,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所形成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该成果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了以“钢魂精神”为核心、“四元共建”为支撑、“多维赋能”为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冶金工程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方案和可复制经验。

        在“钢魂引领”方面,成果将钢铁信念、钢铁意志、钢铁品格、钢铁本领与钢铁情怀全面融入本科教育全过程,形成了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协同育人的育人格局,建立了“大国钢铁”公开课、“冶金大讲堂”等国家级示范课程体系,培育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等一批典型。通过魏寿昆科技教育奖、冶金思政案例大赛等品牌活动,持续弘扬爱国奉献、刚毅担当的冶金精神,培养出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在“四元共建”方面,学校以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协同育人机制为核心,构建了校企、科教、产学、国际四方联动的共建体系。聚焦冶金行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冶金+储能”“低碳智慧冶金”“碳中和冶金”等交叉特色方向,创新实施本硕六年贯通培养、“钢铁脊梁”计划和工程硕博项目,形成系统化、开放式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成果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一流课程10余门,北京市精品教材3部,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及省级教学名师多名,为冶金工程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多维赋能”方面,成果以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科教融通和国际培养为驱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建成冶金未来智慧学习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从“智慧课堂”到“智能实训”的数字化育人新生态。主办全国模拟炼钢—轧钢大赛、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等权威赛事,90%以上学生参与科研创新,20%以上获国家级奖励。通过国际班建设及与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等合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冶金精英。

        该模式实施十余年来,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中64.3%投身冶金企业一线,数百人已成为宝武、首钢、鞍钢等集团的中高层骨干,部分校友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或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多位毕业生在剑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部分已任海外高校教授。本成果的理念与模式已在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近二十所高校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冶金教育改革、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广泛示范价值。

        综上,本成果以“钢魂铸魂、四元共建、多维赋能”为核心,构建了新时代冶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行业需求与学术前沿的深度融合,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与世界视野,为建设世界冶金教育科研中心和支撑国家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北科方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