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完成人姓名

毛新平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年06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89年07月

高校教龄

4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党政职务

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688388533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近终型制造,碳中和

电子信箱

maoxinping@126.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中国专利优秀奖(2009)、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0)、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4)、魏寿昆青年冶金奖(2015)、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3)、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面向钢铁材料科技前沿,提出钛微合金化技术。基于微合金化是提高钢铁材料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率先提出并潜心研究钛微合金化技术,阐明了钛各类析出物的析出规律及强化机理,解决了产品性能波动大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钛微合金化钢成套制造技术,研制出450-900 MPa级系列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已在宝武、首钢、攀钢、涟钢、柳钢和安钢等企业实现每年千万吨级的生产和广泛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显著。该项成果成为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的重要方法,为钢铁材料性能提升和产品升级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鉴于该项成果的原创性和重要性,Springer出版社和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入选中宣部对外推广计划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2.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研制高性能桥梁用钢。随着桥梁跨度的提高,对桥梁钢综合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桥梁用钢”的首席科学家,领导项目组面向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完成了690MPa级超高强低屈强比桥梁钢、2000MPa级桥索钢等桥梁建设关键材料全链条开发,构建出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桥梁用钢铁材料新体系,使我国桥梁钢板从500MPa级跨越了550MPa级、620MPa级,直接达到比肩国际领先水平的690MPa级,使我国桥梁缆索从1770MPa级大幅提升至2000MPa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的1960MPa级,有力支撑了全球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建设。该项成果成功应用于沪苏通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和武汉汉江湾桥等特大型桥梁工程,中央电视台对每个工程项目分别都做了专题报道,为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重大桥梁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桥梁建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面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发系列低碳先进汽车用钢。碳中和背景下,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和生态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传统汽车用钢的制造流程长、工序复杂、能耗高,无法满足汽车用钢绿色化的发展要求。因此,率先提出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新一代绿色高性能汽车用钢的制造工艺路线。与传统制造流程相比,制造流程大幅度缩短,能耗降低70%以上,环境影响指数降低55%以上。目前已成功开发出系列汽车先进高强钢,并在北汽、广汽等汽车制造企业应用,低碳环保效果显著。该项成果突破了传统汽车用钢铁材料的技术体系,提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制造技术,推动汽车用钢铁材料的绿色制造、生态发展以及产品的低成本高性能化,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第(2)完成人姓名

焦树强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年1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99年07月

高校教龄

16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副校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1274654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电化学冶金

电子信箱

sjiao@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5年,魏寿昆青年冶金奖;
2023年,中南大学赵天从冶金教育奖;
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本科生)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6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绿色电化学冶金,提出含钛资源 USTB 法清洁电解提取金属钛新技术,建立了海绵钛电解精炼制备高纯钛工业生产线,构建了新型金属铝二次储能电池,研究成果有望为冶金工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创新路线。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承担国家和企业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在Sci Adv、Nature Comm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件,已获授权美国专利2件、英国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
2.注重冶金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持教育部新工科教改项目“基于产业需求和学科融合的冶金工程专业改造升级创新与实践”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一生双师百企千人’育人模式探索与构建”;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先后承担了“冶金电化学”、“有色金属冶金学”、“环境光催化材料”、“电化学冶金新技术概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和指导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其中10余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名获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称号,2名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申请人获北京科技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教育奖、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研师亦友”提名奖和北京科技大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带领的电化学冶金团队获“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标兵集体”和“建龙最佳团队”荣誉。


第(3)完成人姓名

王鲁宁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05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1年06月

高校教龄

13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副校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301136742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医用材料

电子信箱

luning.wa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5;
2023年度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
2024,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2024年度北京市卓越工程师;
2022,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排名1






1.落实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学校一流学科优势,构建“双轮驱动、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2.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鞍钢、首钢等钢铁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与钢铁企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通过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培训培养,解决企业转型中的真实技术痛点和科研难点。


第(4)完成人姓名

罗熊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年09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6年12月

高校教龄

18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教务处处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113498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箱

xluo@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2022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21年,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
2021年,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
2023年,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重点)
2014年,第二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1.系统设计了学校建设方案;
2.积极落实综合改革工作任务;
3.积极开展项目理论研究工作;
4.多次在相关会议、论坛介绍学校工作经验。


第(5)完成人姓名

杨树峰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年1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1年02月

高校教龄

13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511695668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理论、实践教学/冶金工程

电子信箱

yangshufe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建立京津冀低碳钢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指导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
3.指导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高教主赛道银奖。


第(6)完成人姓名

王广伟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年04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5年04月

高校教龄

10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1185467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冶金工程

电子信箱

guangweiwa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4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课程及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
2022年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21年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获全国高校冶金院长奖,中国产学研联合促进创新二等奖
2017年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6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参与设计和构建了企业卓越工程师继续教育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协助建立了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增强培训过程育人效果,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
2.深入钢铁生产企业,调研企业骨干人才培养需求,协助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培训课程体系,参与制定培训方案和课程内容,协助完成师资安排、课程设计和效果评价等教研工作。


第(7)完成人姓名

李帅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年06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3年06月

高校教龄

22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管庄校区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311155856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lishuai@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获2024年度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中国冶金教育学会
获2023年度高校政府采购优秀业务标兵,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效政府采购分会
获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分会先进个人,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分会






1.担任管庄校区院长期间,统筹并部署继续教育工作,并带队走访调研大中小型钢铁企业,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和技术难题,开展企业“技术门诊”服务,靶向解决问题;
2.加强与中国钢铁工作协会合作,开展多期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


第(8)完成人姓名

张晓锋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年10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8年06月

高校教龄

17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004424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科技成果管理、转化

电子信箱

zxf@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1年9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4年4月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






具体负责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参与构建“企业真问题驱动”的育人模式,将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贯穿于学员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需求牵引—问题导向—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机制,负责在钢铁行业企业推广“企业真问题驱动”的育人模式。


第(9)完成人姓名

张军凌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年09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93年07月

高校教龄

32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馆员

现任党政职务

管庄校区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810687381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a9305472@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2年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
2023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
2023年获2023年度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






1.作为分管继续教育学院的管庄校区副院长,负责项目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在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培训方案设计,在培训培养过程中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并结合本成果内容组织学院教职工制定培养方案、培训计划、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
2.组织并进行培训项目教学改革,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以及学员的特点,对培训教学手段、方法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改革,积极进行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并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3.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养企业学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建立起适合钢铁行业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培训课程体系。


第(10)完成人姓名

侯新梅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年12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9年01月

高校教龄

16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519275568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短流程炼钢用新型耐火材料的可控制备、高温界面反应动力学新方法、制氢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电子信箱

houxinmeiustb@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5)、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2021)、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创业一等奖(2020)、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2019)、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科技奖励(2019)






长期从事耐火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从材料服役过程的高温界面反应入手,形成了理论、装备及工艺在内的系统体系。指导研发的一系列高性能新型耐火材料已在宝武等钢铁企业应用,并指导了能源环境领域用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
1.基于材料服役过程结构演变-性能的构效关系,借助机器学习和物理模型融合,建立了评价耐火材料多因素耦合条件下服役稳定性的数字-物理耦合模型,从量化角度掌握了气氛、温度和应力等因素对反应行为的影响规律,突破了传统模型精度低、适用范围窄、难以准确预报的局限,为结构设计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2.研制了贴近耐火材料实际服役工况的测试装置,基于等效加速测试理论获取耐火材料服役行为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识别材料反应机理转变的临界条件并建立服役全过程数据库,与耐火材料结构的演变机制相结合,阐明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为材料结构调控提供科学指导。
3.提出了借助原子堆垛方式、位错及价态控制等微观设计手段调控材料结构实现性能优化的新方法,借助图像识算法明晰了耐火材料物相/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双向调控机制,突破了耐火材料依据成分和纯度进行设计和选材的传统模式,提高耐火材料研发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11)完成人姓名

汪水泽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年1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8年05月

高校教龄

6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618367358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材料加工

电子信箱

wangshuize@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度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1.研究方向为先进钢铁材料及其制备,参与课题项目的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组织协调等工作;
2.立足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聚焦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难题, 组织并参与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等工作。

第(12)完成人姓名

刘征建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年0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0年07月

高校教龄

15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高等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1779213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低碳炼铁

电子信箱

liuzhengjian@126.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4年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2024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






1.担任企业学员学术导师,探索适合钢铁企业的继续教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2.多次参与企业培训,探索以解决企业级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模式。

第(13)完成人姓名

焦克新

性别

出生年月

1988年1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5年11月

高校教龄

8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0665342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钢铁冶金

电子信箱

jiaokex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4年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 2/15):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2022 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 4/15):高炉炉缸安全长寿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发应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
2020 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6/15):铜钢复合冷却壁制造与应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
2024 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1/15):铁前“成本-质量-能耗”多目标协同智能配矿系统研发与应用;
2023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排名 2/10):大型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2022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 3/6):金属冶炼用铜钢复合冷却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教育部






以解决企业级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与宝武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沙钢集团、等大型钢铁公司合作,将一线问题进行凝练形成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进行攻关,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难题,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将攻关过程形成教学典型案例,在课堂进行教学。


第(14)完成人姓名

任英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年06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7年03月

高校教龄

8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811903700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冶金工程

电子信箱

yingre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8年入选全国教育部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202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3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2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参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工作,主讲《炉外精炼》课程。参与组织青拓集团、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不锈钢专业课程培训工作,出版《炼钢专业必备科研方法》和《钢液炉外精炼的基础理论与工业实践》教材,发表教改论文《钢铁企业高级人才定制化教育》,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技合作,与企业共同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第(15)完成人姓名

左海滨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年04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2年04月

高校教龄

23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391094973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低碳冶金相关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电子信箱

zuohaib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英国:IOM3 颁发的 Williams Award
2024年中国北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4年中国北京: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作为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于绿色低碳炼铁领域的产学研工作,参与校企“多学科交叉”培训课程建设和授课工作,协助建立了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方法,成果支撑了适合于钢铁企业的继续教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第(16)完成人姓名

刘威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年09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20年03月

高校教龄

5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5210602862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理论、实践教学/冶金工程

电子信箱

liuwei@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22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京津冀低碳钢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进行实践及理论教学,承担虚拟仿真炼钢、工厂实习、冶金传输原理(中、英文课堂)、特殊钢冶金(中、外学生研究生)等教学内容;
积极践行“一生双师”培养制度,不断丰富探索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角色内涵,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指导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


第(17)完成人姓名

徐屹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年09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95年07月

高校教龄

30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910678349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继续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Xuyu01@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贯彻管庄校区继续教育发展理念,落实校企合作教育培训项目。围绕新时代新任务,聚焦企业管理能力提升设计培训方案。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和系统性培养目标,改进培训内容、完善实施过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重点负责了新兴际华、中国一重、海南矿业、鞍钢集团等企业的中层干部及中青年管理骨干培训项目、包钢、酒钢、攀钢、马钢等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课程培训班的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培训效果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


第(18)完成人姓名

王玉敏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年09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1987年08月

高校教龄

38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671189943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继续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wangyum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在教育教学成果形成的工作实践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牵头或参与相关技术类培训项目的企业需求调研、研修班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师资选聘等;
2.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完成了相关技术类培训项目的组织运行、管理服务和效果调研。
3.牵头编制了技术类培训项目培训目录。

第(19)完成人姓名

甘露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年11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3年07月

高校教龄

22

专业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管庄校区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911995079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ganlu@adm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4年获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1.聚焦行业需求,落实学校“百企万人”计划。参与培训项目方案设计、实施,突出学校学科优势,不断优化北科大培训特色。
2.积极开展培训项目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对已实施项目的跟踪调研、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成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效果,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并推广、宣传。


第(20)完成人姓名

王一诺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11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7年07月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5011294909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wynuo@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3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2)
2022年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2)






1.参与多个钢铁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培训项目的调研策划、组织运行、服务管理等工作;
2.具有高级研修班班主任工作经验,联合企业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优秀学员、优秀班委考核评价标准,助力形成面向钢铁企业继续教育的完整服务链,巩固校企协同育人成果;
3.做好与学校教师、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不同专业班级企业学员联络沟通工作,保障培训项目有序高效运行;
4.积极开展项目理论研究,做好培训特色宣传报道工作。

第(21)完成人姓名

陈怡凌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年12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4年06月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18600645610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chenyili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24年获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个人






立足教育管理职能: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宝武等龙头企业做好服务对接,协调校企联合工作,为协同机制落地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优化师资配置,协助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将指导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三是强化师德引领,参与编撰师德先进事迹书籍,组织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将“钢铁报国”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


第(22)完成人姓名

韩大海

性别

出生年月

1967年07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91年07月

高校教龄

24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621320304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继续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handahai@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负责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项目申报与培训方案编写工作;
2.承办高级研修班的管理工作。参与开班前,根据企业培训需求编制培训方案,联系师资,编制培训手册;开班后,做好班委组织、师资服务、课程效果调查、证书制作、组织学员研讨、制作学员活动影集/视频等培训班管理工作;培训班结束后,办理部分财务报销手续。


第(23)完成人姓名

贾永强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年11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时间

2009年01月

高校教龄

16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

联系电话

13439330431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Jiayongqia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

邮政编码

100024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负责项目的落地实施与数据管理。实施阶段,通过分解培训目标制定详细执行计划,协调讲师、学员及场地资源,确保课程开发、宣传推广、学员分班等12项节点任务按期完成。有针对性制定培训效果评估模板,系统化收集学员档案、课程反馈、考核成绩等6类数据,建立动态数据库并完成3轮清洗校核,输出可视化分析报告,精准定位5项薄弱环节,为优化课程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