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起止时间

项目开始:20130301    项目完成:20210201

本成果是针对《工程燃烧学》课程在新时代下面临的教学挑战,自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历时近八年系统性地开展的一项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其核心目标是破解课程理论抽象晦涩、与实践脱节、育人功能不足等长期存在的教学难题,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

1、背景与问题导向(2013年启动初期)

《工程燃烧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内容体系庞大,理论高度数学化,传统“一言堂”式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在抽象理论与真实工程现象间建立有效连接,普遍存在“学用分离”现象。同时,课程所蕴含的工程伦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未被充分挖掘。自2013年起,教学团队基于这些问题,开始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

2、四位一体融合模式的构建与深化(核心改革期)

成果的核心创新在于系统构建并实践了“教学-实践-科研-思政”四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模式。

教学革新:我们突破了单一课堂局限,逐步建立了“线下课堂+微课精讲+网络平台”的立体化教学路径。通过系统开发高清动画、虚拟仿真和系列化微课视频,将燃烧理论与概念进行可视化、动态化呈现,有效化解了知识抽象性问题。同时,创新性地采用“视频习题”等情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实践重构: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与系统性重构,大幅增加了综合性、探究型实验项目。新的实践体系不仅覆盖全部教学章节,更着力于再现复杂工程现象,引导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实现从被动验证向主动探究的转变。

科研反哺:充分发挥团队科研优势,建立了“科研赋能教学”的长效机制。将高效清洁燃烧、低碳能源等前沿科研项目,转化为阶梯式、模块化的教学案例和PBL(项目式学习)课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

思政融合: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全过程。通过系统融入能源安全战略、“双碳”目标、工程伦理和科学家精神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科技报国志向与“大国工匠”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实施成效与推广应用(成果检验与完善期,2021年以后)

经过多轮教学实践检验,本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学生评价连续多年在专业内名列前茅,学生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基于改革实践,我们成功申报了多项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并于2021年建成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编的《工程燃烧学》教材获评优秀教材奖,并已推广至国内多所兄弟院校使用。此外,成果的实施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挑战杯”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屡获佳绩。

本成果不仅彻底革新了《工程燃烧学》一门课的教学样态,其“四位一体”的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框架,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能源工程管理》等同类工程课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推广价值,为培养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工科创新人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