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学生工程案例计算作业展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实验报告
姓 名: X X X
学 号: XXXXXXXXX
班 级: XXXXXXX
主讲教师: 苏福永
      2024年1月1日
 
用Matlab对固体和液体燃料温度进行计算
1、问题描述
1.1 语言种类:Matlab
1.2 计算内容:进行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计算,不考虑分解热。
![]()
1.3 计算要求:
(1)具备燃料输入功能(成分范围:固体和液体燃料输入C、H、O、N、S、AM等的质量分数。
(2)具备空气过剩系数输入功能(
>1,混合良好),不考虑热分解。
(3)燃烧产物范围包括:CO、H2O、CO2、SO2、H2、O2、N2 。
其比热计算方法:![]()

表一:各气体的A1,A2,A3值
(4)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收敛条件为
。不用采用插值法、近似估算等方法。
(5)输出计算后的理论燃烧温度。
2,固体和液体燃料ttc计算原理
2.1反应式:C +O2 = CO2 ;H2 +0.5 O2 = H2O ;S + O2 = SO2
2.2 
为燃烧低位发热量,计算公式为:![]()
2.3 
为燃料带入的物理热,计算公式为:
,可假设起初燃料未预热,
0。
2.4 
为空气带入的物理热,计算公式为:![]()
2.5 
为实际燃烧产物生成量,计算公式为:
![]()
  其中,![]()
2.5 SO2的A1,A2,A3值的计算:


SO2的A1=1.7845;A2=80;A3=-30
2.6 由上面的表一数据可得
比热的计算为:![]()
3,Matlab程序代码
clc
clear
%=======参数区输入区域===================
C=input('请输入C的质量分数%=');
H=input('请输入H的质量分数%=');
O=input('请输入O的质量分数%=');
N=input('请输入N的质量分数%=');
S=input('请输入S的质量分数%=');
A=input('请输入A的质量分数%=');
M=input('请输入M的质量分数%=');
a = input(' 请输入空气过剩系数: ');
ta = input(' 请输入空气预热温度(单位℃,环境温度为25℃): ');
t1=input('请输入假设的理论燃烧温度t1=');
%比热系数,由上到下依次为 CO2 H2O N2 O2 CO H2 CH4
Cp = [1.6584,77.041,21.215;
1.4725,29.899,3.01;
1.2657,15.037,2.135;
1.3327,13.151,1.114;
1.7845,80,-30;];
%========非迭代参数计算区域============
t0 = 25; %环境温度
Q_net =4.187.*(81.*C+246.*H-26.*(O-S)-6.*M); %低位发热量
L0=(8.89.*C+26.66.*H+3.33.*S-3.33.*O)./100; %理论空气需求量
La = a*L0; %总空气量
Va = (C./12+S./32+H./2+M./18+N./28).*0.224+(a-0.21).*L0; %实际燃烧产物量
Va_CO2 = C./12.*0.224; %燃烧产物中CO2的占比
Va_SO2 = S./32.*0.224; %燃烧产物中SO2的占比
Va_H2O =H./2.*0.224+M./18.*0.224; %燃烧产物中H2O的占比
Va_N2 = N./28.*0.224+0.79.*La; %燃烧产物中N2的占比
Va_O2 =0.21.*(a-1).*L0; %燃烧产物中O2的占比
%=========迭代区==============
T = 0;
T_tc = 6;
Time = 0;
while ( abs(T_tc-T) > 5)
T = T_tc;
%比热计算
Cp_CO2 = Cp(1,1)+ Cp(1,2)*10^(-5)*T_tc + Cp(1,3)*10^(-8)*T_tc^2;
Cp_H2O = Cp(2,1)+ Cp(2,2)*10^(-5)*T_tc + Cp(2,3)*10^(-8)*T_tc^2;
Cp_N2 = Cp(3,1)+ Cp(3,2)*10^(-5)*T_tc + Cp(3,3)*10^(-8)*T_tc^2;
Cp_O2 = Cp(4,1)+ Cp(4,2)*10^(-5)*T_tc + Cp(4,3)*10^(-8)*T_tc^2;
Cp_SO2 = Cp(5,1)+ Cp(5,2)*10^(-5)*T_tc + Cp(5,3)*10^(-8)*T_tc^2;
%空气预热
Cpa=1.004;%查资料所得,空气的比热容Cpa=1.004KJ/(Kg*℃)
Qa=La.*Cpa.*(ta-t0);
%产物比热
Cp_Va=(Va_CO2./Va .*Cp_CO2+Va_H2O./Va .*Cp_H2O+Va_N2./Va .*Cp_N2+Va_O2./Va .*Cp_O2+Va_SO2./Va .*Cp_SO2);
%理论燃烧温度
T_tc = ( Q_net + Qa ) / ( Va * Cp_Va);
%计步器
Time = Time + 1 ;
End
4,计算案例
固体和液体燃料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计算
请输入C的质量分数%=79.1
请输入H的质量分数%=3.3
请输入O的质量分数%=4.2
请输入N的质量分数%=1
请输入S的质量分数%=0.5
请输入A的质量分数%=10.1
请输入M的质量分数%=5.9
请输入空气过剩系数a=
请输入空气预热温度ta/℃=
请输入假设的理论燃烧温度t1=
T_tc=
4.1理论燃烧温度与空气过剩系数的关系
燃料种类不变,空气预热温度ta/℃=200不变,假设的理论燃烧温度t1=1100℃不变,只改变空气过剩系数a,由四组数据可得:
当t1=1100℃,ta/℃=250℃,a=1.1时,T_tc= 1798.2℃。
当t1=1100℃,ta/℃=250℃,a=1.2时,T_tc= 1716.9℃。
当t1=1100℃,ta/℃=250℃,a=1.3时,T_tc= 1646.0℃。
当t1=1100℃,ta/℃=250℃,a=1.4时,T_tc=1578.5℃。
 
 



1)以上四组,可见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下降。但由于数据较少,所以无法确定下降趋势是不是线性或非线性的。
4.2理论燃烧温度与空气预热温度的关系
燃料种类不变,空气过剩系数a=1.1不变,假设的理论燃烧温度t1=1000℃不变,只改变空气预热温度,由四组数据可得:
当a=1.1,t1=1000℃,ta/℃=400℃时,T_tc=1849.9℃。
当a=1.1,t1=1000℃,ta/℃=500℃时,T_tc=1883.8℃。
当a=1.1,t1=1000℃,ta/℃=600℃时,T_tc= 1917.4℃。
当a=1.1,t1=1000℃,ta/℃=700℃时,T_tc= 1950.5℃。





2)以上四组,可见随着空气预热温度的增加,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上升。但由于数据较少,所以无法确定上升趋势是不是线性或非线性的。
4.3理论燃烧温度与刚开始预设的理论燃烧温度的关系
燃料种类不变,空气过剩系数a=1.1不变,空气预热温度ta/℃=500不变,只改变假设的理论燃烧温度t1,由四组数据可得:
当a=1.2,ta/℃=500℃,t1=800℃时,T_tc=1806.6℃
当a=1.2,ta/℃=500℃,t1=900℃时,T_tc=1806.6℃
当a=1.2,ta/℃=500℃,t1=1000℃时,T_tc=1806.6℃
当a=1.2,ta/℃=500℃,t1=1100℃时,T_tc=1806.6℃



3)以上四组,可见随着刚开始预设的理论燃烧温度的增加,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保持不变。
4.4理论燃烧温度还与燃料种类,燃烧速度,燃料预热温度等等有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