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双提升

在“科研反哺”与“数智赋能”双链驱动下,课程改革有效打通了“学”与“用”的壁垒,显著推动本科生成长。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等权威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在科研实践方面,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6.7)19篇,EI论文5篇。在工程素养培养方面,团队指导本科生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RTP)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3项),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进入科研团队参与前沿探索,初步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战略前瞻视野。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教学发展:资源建设与师资水平双丰收

团队已出版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等4部(其中1部获省部级奖励),累计发行量逾2万册,被全国近20所高校采用。建成MOOC与系列微课,共同支撑“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链条,累计惠及学生超5000人次。依托课程改革,团队发表教研论文10篇,主持及参与教改项目20项,其中包括2项省部级与校级经费100万的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了“课程—资源—研究”一体化的支持体系。

成果负责人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实现了科研声誉与教学荣誉的双重突破。团队成员建设了校级优质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等多类课程资源,共同形成了结构合理、水平突出的教学共同体。在团队共建和改革氛围的带动下,教师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代表性成果,彰显了课程改革的人才辐射效应。

3)成果辐射:校际推广与国际交流双向拓展

在国内推广方面,团队教师在全国化学教学研讨会作大会邀请报告,受邀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教学分享与培训,累计覆盖超2000名教师,广受好评。

在国际交流推广方面,团队依托与日本大阪大学合作,逐步形成了稳定、持续的国际交流机制,通过多轮师生互访、联合研学与专题讲座,拓展了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面向韩国、英国等国际知名高校持续开展研学与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成果的海外推广渠道,有力推动了成果的国际化传播。

此外,团队也将改革理念向中学教育延伸,多次走进高中开展化学科普讲座,将大学的先进教学理念与科研思维下沉至高中课堂,实现了新工科理念的“跨学段”启蒙,进一步拓展了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图5)。


图片5 推广应用.png

图5 成果推广辐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