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理论探索与研究
研究生发表论文清单(2014-2024)
序号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导师 |
期刊名称 |
期刊级别 |
发表日期 |
1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urnace Materials from Shuiquangou Iron Smelting Site of Liao and Jin Period in Beijing |
刘海峰 |
潜伟 |
ISIJ International |
SCI |
2014-05-18 |
2 |
A View of Iron and Steel Making Technology in the Yan Region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Han Dynasty: Scientific Study of Iron Objects Excavated from Dongheishan Site,Hebei Province,China |
刘海峰 |
潜伟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14-07-18 |
3 |
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鲜卑贵族墓出土金银器初步研究 |
谢欣芮 |
李延祥 |
北方民族考古 |
ISTP |
2014-11-25 |
4 |
studies on the ancient iron smelting sites and slags in hebei handan wuan cuilu |
王荣耕 |
李延祥 |
2014 asisa-pacific mang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 |
ISTP |
2014-11-29 |
5 |
河南省大炼钢铁运动研究初探 |
穆浴阳 |
潜伟 |
社会科学前沿 |
ISTP |
2015-01-25 |
6 |
Characterization of Tang Dynasty lamp oil remains by using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
李玉芳 |
魏书亚 |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
SCI |
2015-09-09 |
7 |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及二极管阵列联用技术对唐代纺织品上植物染料的分析和测定 |
李玉芳 |
魏书亚 |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
EI |
2016-05-23 |
8 |
A Survey Study of the Blast Furnace at Kuangshan Village Using 3D Laser Scanning |
王金 |
潜伟 |
JOM |
SCI |
2016-10-07 |
9 |
The last state-monopoly iron works in Imperial China: the Zunhua iron works of the Ming dynasty |
陈虹利 |
潜伟 |
JOM |
SCI |
2016-10-30 |
10 |
Shape analysis of pottery using elliptic Fourier descriptor and 3D scanning |
王金 |
潜伟 |
Advances in Ergonomics in Design - Proceedings of the AHFE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rgonomi |
EI |
2017-06-24 |
11 |
Investigation of early Bronze Age civilizations in Yunnan: 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metallurgical relics found at the Guangfentou ruins in Jiangchuan |
邹桂森 |
李延祥 |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
SCI |
2017-07-31 |
12 |
Combined effect of isobutyltriethoxysilane and silica fume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tural hydraulic lime-based mortars |
徐树强 |
马清林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SCI |
2018-02-20 |
13 |
Identification of PbO (BaO) faience from an early and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emetery at Zhaitouhe, northern Shaanxi, China |
王颖竹 |
李晓岑 |
Archaeometry |
SCI |
2018-06-29 |
14 |
Copper metallurgy in prehistoric upper Ili Valley, Xinjiang, China |
王璐 |
梅建军 |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
SCI |
2018-08-03 |
15 |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rbon fiber support by ferrous oxalate for biofilm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
徐树强 |
马清林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SCI |
2018-09-01 |
16 |
Grout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natural hydraulic lime-based grout via incorporating silica fume and silicon-acrylic latex |
徐树强 |
马清林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SCI |
2018-10-20 |
17 |
The special iron making in Southwest China around the 10th CE: Scientific evidence from an iron smelting site in Erhai lake area, Yunnan province |
邹桂森 |
李延祥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SCI |
2019-05-30 |
18 |
Effective Data Classification via Combining Neural Networks and SVM |
刘函 |
李延祥 |
2019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EI |
2019-06-05 |
19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idues in Han Dynasty Bronze Lamps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韩化蕊 |
魏书亚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19-06-06 |
20 |
Imported or indigenous? The earliest forged tin foil found in China |
王颖琛 |
梅建军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SCI |
2019-06-22 |
21 |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白色块状颜料成分分析 |
周本源 |
马清林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19-08-01 |
22 |
Study on firing tempera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AD) greenish-white porcelain in Guangxi, China by?thermal expansion method |
童永东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19-09-12 |
23 |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bronze technology of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in northeastern China |
李辰元 |
李延祥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19-09-23 |
24 |
三门峡虢国墓地 M2009 出土铁刃铜器的科学分析及其相关问题 |
王颖琛 |
梅建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19-10-01 |
25 |
THM-Py-GC/MS分析内蒙古伊和淖尔出土照明燃料 |
韩化蕊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19-12-01 |
26 |
湖田窑宋代青白瓷的组成及呈色特征 |
吴军明 |
潜伟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19-12-12 |
27 |
New perspective on Jun glaze corrosion: study on the corrosion of light greenish blue and reddish purple glazes from Juntai Kiln, Yuzhou, Henan, China |
李志敏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0-01-03 |
28 |
EARLY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 GLAZES |
吴军明 |
潜伟 |
Archaeometry |
SCI |
2020-01-14 |
29 |
Provenance study on ‘Big bronze drums’: 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ancient bronze industry of Guangxi, Southwest China from Han to Tang dynasty (around 200 BC–900 AC) |
陆秋燕 |
李延祥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SCI |
2020-02-03 |
30 |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terials and lacquering techniques of the lacquer objects from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ina |
付迎春 |
魏书亚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20-02-13 |
31 |
Multi-analytical techniques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dyeing techniques of several textile of ancient China |
李玉芳 |
魏书亚 |
Microchemical Journal |
SCI |
2020-03-06 |
32 |
Weathering mechanism of red discolorations on limestone object: a case study from Lingyan Temple,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
查剑锐 |
魏书亚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0-06-09 |
33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at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oder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谭宇辰 |
李延祥 |
Conference: 2020 3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
EI |
2020-07-01 |
34 |
Degradation of emerald green: scientific studies on multi?polychrome Vairocana Statue in Dazu Rock Carvings, Chongqing, China |
李志敏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0-07-04 |
35 |
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出土彩棺的科学研究 |
蒋建荣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0-07-10 |
36 |
On the soldering techniques of gold objects from the Boma site, Xinjiang, China |
杨帆 |
陈坤龙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
A&HCI |
2020-09-04 |
37 |
Replication Experiments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Co-Fusion Steelmaking Process |
乔尚孝 |
潜伟 |
Metals |
SCI |
2020-09-18 |
38 |
虢国墓地出土部分青铜器微量元素的分析 |
魏强兵 |
李延祥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0-10-15 |
39 |
In-situ observation of ancient co-fusion steelmaking process based on HT-CLSM |
乔尚孝 |
潜伟 |
scientific reports |
SCI |
2020-10-27 |
40 |
应用红外摄影研究木梯寺烟熏壁画 |
张遥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0-11-01 |
41 |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tation study of ancient lacquer objects by NIR spectroscopy and THM-Py-GC/MS |
付迎春 |
魏书亚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SCI |
2020-11-12 |
42 |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古代漆膜的可行性研究 |
肖庆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0-11-22 |
43 |
Two-step method for preparing calcium oxalate film on marble surface for stone protective |
查剑锐 |
魏书亚 |
Material research express |
SCI |
2020-12-04 |
44 |
基于氨基酸的古代食谱重建 |
董瑞瑞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1-02-05 |
45 |
色度测量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 |
周辉 |
潜伟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1-02-15 |
46 |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andmade Paper via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姚娜 |
魏书亚 |
BioResources |
SCI |
2021-04-15 |
47 |
Comparative study on sol-gel combined with 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nAl2O4 and ZnO/ZnAl2O4 nanocomposites and its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陈子繁 |
魏书亚 |
Optik |
SCI |
2021-05-20 |
48 |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铸造工艺补议 |
田灏 |
陈坤龙 |
南方文物 |
核心 |
2021-06-28 |
49 |
新中国林业科普历史回顾——以林业科教影片为考察对象 |
张馨予 |
章梅芳 |
科普研究 |
核心 |
2021-06-29 |
50 |
文物信息中的创作者概念及行为探析 |
张静雯 |
黄明玉 |
中国博物馆 |
核心 |
2021-08-31 |
51 |
Polychrome arhat figures dated from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CE) at the Lingyan Temple, Changqing, Shandong, China |
童永东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1-09-23 |
52 |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rubbings preserved in Wuyuan Museum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姚娜 |
魏书亚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1-09-24 |
53 |
成都明代墓葬石刻彩绘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
宋权帅 |
郭宏 |
四川文物 |
核心 |
2021-10-15 |
54 |
湖北江陵九店战国墓出土墨的科学分析 |
姚娜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1-11-01 |
55 |
微损测试饱水木质文物抗弯强度的新方法 |
吴梦若 |
陈坤龙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1-12-31 |
56 |
A Quasi-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agile Archaeological Wood with TMA: A Case Study of an 800-Year-Old Shipwreck |
吴梦若 |
陈坤龙 |
Forests |
SCI |
2022-02-01 |
57 |
福建宋代磁灶窑窑址出土铅釉陶的腐蚀研究 |
姜帆远 |
魏书亚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2-04-01 |
58 |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出土石质礼器装饰技法初探 |
林娜 |
魏书亚 |
华夏考古 |
核心 |
2022-04-02 |
59 |
Raman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the Mural Pigments in Lam Rim Hall of Wudang Lamasery, Baotou Area, Inner Mongolia, China |
郑逸轩 |
梅建军 |
minerals |
SCI |
2022-04-08 |
60 |
成都廖家山墓地出土瓷器及表面彩绘制作工艺研究 |
桂丹 |
郭宏 |
文博 |
核心 |
2022-05-11 |
61 |
薄荷醇在“南海Ⅰ号”饱水木质文物上安全脱除方法的实验室研究 |
黄琦钧 |
韩向娜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2-06-01 |
62 |
故宫奉先殿清初彩画颜料成分分析 |
章文杰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2-06-01 |
63 |
Trace element analysis reveals varied functions of copper processing crucibles from the Shang City at Zhengzhou |
孙振飞 |
刘思然 |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
SCI |
2022-06-17 |
64 |
Investigation on the electro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Cu-Sn-Pb ternary alloy covered with CuCl in a simula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杨欣 |
陈坤龙 |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
SCI |
2022-07-18 |
65 |
人工降解饱水木材制备方法与光谱研究 |
吴梦若 |
陈坤龙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2-08-01 |
66 |
Analysis on Ancient Bloomery Ironmaking Technology: The Earliest Ironmaking Evidence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李硕阳 |
李延祥 |
Metals |
SCI |
2022-08-03 |
67 |
阜新辽代平原公主墓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
刘珈如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2-09-01 |
68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black crust formation on the ancient marble sculptures and the effect ofpollution in Beijing area |
王锋 |
魏书亚 |
HELIYON |
SCI |
2022-09-02 |
69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black crust formation on the ancient marble sculptures and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in Beijing area |
付迎春 |
魏书亚 |
Heliyon |
SCI |
2022-09-14 |
70 |
Exfoliation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 under the microclimate in the Yongling Mausoleum of the Former Shu Dynasty |
张遥 |
郭宏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2-10-03 |
71 |
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六种蛋白质类胶结材料的分析与鉴别 |
付迎春 |
魏书亚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2-10-05 |
72 |
Early brass from the Foyemiaowan-Xindiantai cemetery, 265–439 ce: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brass in ancient China |
魏强兵 |
李延祥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2-10-06 |
73 |
故宫棚壁糊饰修复用竹纸老化性能评价新方法 |
章文杰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2-10-15 |
74 |
Characterization of?degradation and?iron deposits of?the?wood of?Nanhai I shipwreck |
张宏英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2-10-21 |
75 |
Separation or Integration? Further Insights from a Study on Chemical Datasets of Ancient Bronze Drums from South and Southeast Guangxi, China |
陆秋燕 |
李延祥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2-10-31 |
76 |
天水仙人崖石窟壁画颜料层原位-无损分析研究 |
张遥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2-11-01 |
77 |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ancient cast iron and solid-state decarburized iron products from a government-run iron workshop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n Dongpingling Ruins, Shandong Province |
张周瑜 |
潜伟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
A&HCI |
2022-11-05 |
78 |
Detecting copper trihydroxychlorides with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
胡茜茜 |
刘思然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A&HCI |
2022-11-25 |
79 |
陶器成分分析方法及展望 |
乌云塔娜 |
潜伟 |
南方文物 |
核心 |
2022-12-01 |
80 |
Industrial museu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
龙澜 |
Juan |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
A&HCI |
2022-12-28 |
81 |
黄土高原西部新石器时期制陶原料来源刍议——以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彩陶为例 |
田浩文 |
郭宏 |
南方文物 |
核心 |
2022-12-31 |
82 |
蜂蜡遗存的科学分析研究 |
王桢 |
陈坤龙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2-12-31 |
83 |
古代青铜器锈层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初探 |
杨欣 |
陈坤龙 |
腐蚀与防护 |
核心 |
2023-01-01 |
84 |
清代官式建筑棚壁内檐裱糊用纸初探 |
史姝璇 |
魏书亚 |
中国造纸 |
核心 |
2023-01-15 |
85 |
19世纪小型凸版印刷机在美国的发展 |
田茹 |
潜伟 |
中国科技史杂志 |
核心 |
2023-02-03 |
86 |
Analysis of lead smelting technology in the Early Bronze Age based on smelting slag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
李硕阳 |
李延祥 |
Metals |
SCI |
2023-02-11 |
87 |
Synthesis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 Enhanced Nano Ca(OH)2 from Ammoniated CaCl2 |
王锋 |
魏书亚 |
Materials |
SCI |
2023-02-13 |
88 |
古代钢铁制品夹杂物研究述评 |
卢欣彤 |
潜伟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3-03-01 |
89 |
Resolving the complex mixi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by Manifold Learning and a Bayesian Mixing Model |
孙振飞 |
刘思然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23-03-01 |
90 |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craquelure and paint loss on polychrome paintings of the Palace Museum using improved U-Net |
袁铨 |
韩向娜 |
Heritage Science |
A&HCI |
2023-03-31 |
91 |
Investigating the origins of metals used in the Early Shang capital of Zhengzhou |
孙振飞 |
刘思然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
A&HCI |
2023-04-01 |
92 |
Preparation of a Graphene-Enhanced Hydroxyapatite Film on Dolomitic Marble by the Sol-Gel Method |
王锋 |
魏书亚 |
crystals |
SCI |
2023-04-09 |
93 |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彩画红色颜料分析 |
章文杰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04-17 |
94 |
山西公主寺大雄殿水陆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
姚依璇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05-01 |
95 |
李大斐在战时中英科技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基于李大斐日记和信件的考察 |
孟刘美 |
章梅芳 |
中国科技史杂志 |
核心 |
2023-05-22 |
96 |
Corrosion Research on Ru Porcelain Glazes Excavated at Qingliangsi, Baofeng, China |
周本源 |
马清林 |
Coatings |
SCI |
2023-05-30 |
97 |
壁画制作工艺与材料分析——以北京延庆花盆关帝庙壁画为例 |
金翠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05-31 |
98 |
Corrosion of glaze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study on the green-glazed pottery from the Southern Song“Nanhai I” shipwreck (1127–1279 A.D.) |
周本源 |
马清林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3-06-23 |
99 |
西周所见“赐金”铭文整理与研究 |
田蕊 |
陈坤龙 |
中原文物 |
核心 |
2023-08-20 |
100 |
试论中国古代乐器文物主题词表的需求与构建方法 |
付华 |
黄明玉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核心 |
2023-09-01 |
101 |
光谱分析技术在内蒙古五当召壁画分析中的应用 |
郑逸轩 |
梅建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09-13 |
102 |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uncovers sophisticated mould-making techniques of the middle-Shang period (14th-13th BCE) |
高祎 |
刘思然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23-09-28 |
103 |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hardness of waterlogged archaeological wood based on NIR spectroscopy |
刘田田 |
韩向娜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3-10-06 |
104 |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uncovers sophisticated mould-making techniques of the middle-Shang period (14th-13th BCE) |
孙振飞 |
刘思然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23-10-15 |
105 |
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的铁质文物锈蚀产物定量模型研究 |
程枭翔 |
程学群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11-01 |
106 |
Comparison of iron deposits removing material from the marine archaeological wood of Nanhai I shipwreck |
张宏英 |
马清林 |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
SCI |
2023-11-20 |
107 |
故宫棚壁糊饰修复用竹纸老化性能评价 |
张芷月 |
韩向娜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3-12-01 |
108 |
A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Investigation of the Wangxiangping Ancient Smelting Sites at Daye County, Hubei Province |
逄硕 |
李延祥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
A&HCI |
2024-02-11 |
109 |
云南大理黄矿厂银铅冶炼技术研究 |
吴慧敏 |
刘思然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4-02-15 |
110 |
新疆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原因分析 |
代黎洋 |
韩向娜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4-04-01 |
111 |
淮安板闸遗址公园船木保存状况研究 |
张彤 |
郭宏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4-05-01 |
112 |
秦俑彩绘颜料胶结物提取与分析的新方法 |
赵楹 |
魏书亚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核心 |
2024-05-08 |
113 |
炳灵寺上寺4窟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
王通文 |
郭宏 |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
核心 |
2024-05-20 |
114 |
Biofouling and biomineralization of tubular concretions attached to Longquan celadon from Shengbeiyu shipwreck, China (14th Century CE): a multi-analytical case study |
刘忻仪 |
韩向娜 |
Heritage Science |
SCI |
2024-07-11 |
115 |
Beyond linear narratives: Complex copper ore exploitation strategies in early bronze age China revealed by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melting remains |
孙振飞 |
刘思然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SCI |
2024-10-01 |
116 |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对古陶瓷修复胶结材料的分析鉴定 |
张瑶瑶 |
魏书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SCI |
2024-10-30 |
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清单(2016-2024)
序号 |
学生 姓名 |
学生 类别 |
会议名称 |
报告题目 |
报告 时间 |
报告 地点 |
1 |
王璐 |
博士生 |
第41届科技考古大会 (4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chaeometry) |
Recent archaeology and archaeometallurgical discoveries on early metallurgy in China |
2016-05 |
希腊卡拉马塔 |
2 |
迟鹏 |
硕士生 |
第三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传保护论坛(The Third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Bronze Artifacts From Chu Prince Mausoleum on Mt.Shizi in Xuzhou |
2016-06 |
中国合肥 |
3 |
李倩倩 |
硕士生 |
第三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Third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Study of painting material of Stone Buddha and process analysis of Longxing Temple in Qingzhou, Shandong Province |
2016-06 |
中国合肥 |
4 |
王颖竹 |
博士生 |
2016材料研究会秋季会议及展览(2016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Fall Meeting & Exhibit) |
Chemical analysis of glass gound in Xinfeng cemetery, Xi’an, Shanxi Province |
2016-11 |
美国波士顿 |
5 |
王金 |
博士生 |
第9届应用人因工程国际研讨会(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
Shape analysis of pottery using elliptic fourier descriptor and 3D scanning |
2017-07 |
美国洛杉矶 |
6 |
李玉芳 |
博士生 |
第23届国际分离科学研讨会(2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paration Sciences) |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yestuffs in Qing Dynasty textiles using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quadrupole –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
2017-09 |
奥地利维也纳 |
7 |
王颖竹 |
博士生 |
古代玻璃考古学研讨会(Workshop on Archaeological Science of Ancient Glass) |
Identifiation of PbO-BaO faience from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cemetery at Zhaitouhou, Northern Shaanxi, China |
2017-09 |
中国北京 |
8 |
乔尚孝 |
博士生 |
第9届国际冶金史大会(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ginnings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
Experiments to feplicate the co-fusion steelmaking |
2017-10 |
韩国釜山 |
9 |
杨波 |
硕士生 |
第四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or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清宫彩绘玻璃画初步科学分析研究 |
2017-10 |
韩国公州 |
10 |
邹桂森 |
博士生 |
2017年铜鼓及其文化国际研讨会(Bronze Drums and the Culture of Bronze Drum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17) |
Several achievements of the bronze drum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7-12 |
中国南宁 |
11 |
邹桂森 |
博士生 |
首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国际学术工坊(1st 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 on Metallurgy in Ancient Asia) |
Investigation of early Bronze Age Civilizations in Yunnan: 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metallurgical relics foundat the Guangfentou ruins in Jiangchuan |
2018-07 |
中国北京 |
12 |
谭宇辰 |
博士生 |
首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国际学术工坊(2st 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 on Metallurgy in Ancient Asia) |
Archaeometallurgy in Xinjiang |
2018-07 |
中国北京 |
13 |
冯书静 |
博士生 |
2018年工业考古协会年会(The Association for Industrial Archaeology Annual Conference 2018) |
A primary industrial archaeology survey in Wenzhou Alum mine,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
2018-09 |
英国诺丁汉 |
14 |
雷丽芳 |
博士生 |
第6届国际机械史研讨会(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
Xu Baosheng and his curved mold caster |
2018-09 |
中国北京 |
15 |
李玉芳 |
博士生 |
第五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if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yestuffs in Qing Dynasty textiles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
2018-10 |
中国西安 |
16 |
刘勇 |
博士生 |
第五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if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The indoo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search of the Guodun Han Dynasty Tomb No.5 inside the coffin |
2018-10 |
中国西安 |
17 |
唐小红 |
硕士生 |
第五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if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Study on extraction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lacquer ear cup unearthed at Yaoheyuan ruins in Ningxia |
2018-10 |
中国西安 |
18 |
王京 |
硕士生 |
第五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if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Study on the producing area of the celadons from Nanhai I based on LIB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2018-10 |
中国西安 |
19 |
蔡秋彤 |
硕士生 |
第五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The Fifth Student Forum of China and Kore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in ornaments of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rom the Yichang Museum |
2018-10 |
中国西安 |
20 |
姚娜 |
博士生 |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故宫博物院2018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Society-The Palace Museum 2018 Beij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 |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made papers by using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2018-11 |
中国北京 |
21 |
李玉芳 |
博士生 |
第13届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用户群大会(Infrared & Raman Users Group 13 Conference) |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study of lacquer materials by FTIR analysis |
2018-12 |
澳大利亚悉尼 |
22 |
姚娜 |
博士生 |
第9届应用色谱质谱研讨会(9th MaSC Workshop and Meeting) |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made papers by using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2019-06 |
加拿大渥太华 |
23 |
邹桂森 |
博士生 |
第二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国际学术工坊(2nd 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 on Metallurgy in Ancient Asia) |
The new investigation of Tongling site |
2019-07 |
泰国曼谷 |
24 |
谭宇辰 |
博士生 |
第二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国际学术工坊(3nd 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 on Metallurgy in Ancient Asia) |
The new view of early metallurgy within the regions of west mountains in Xinjiang during the 2nd Millennium BC |
2019-07 |
泰国曼谷 |
25 |
张周瑜 |
博士生 |
第二届亚洲冶金考古暑期国际学术工坊(4nd International Summer Workshop on Metallurgy in Ancient Asia) |
Preliminary study on iron fining experimental archaeometallurgy in Zhouyuan site, Shannxi Province |
2019-07 |
泰国曼谷 |
26 |
韩化蕊 |
博士生 |
2019大田·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Daeje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 2019) |
Study on cleaning agent for the deposit crusts of calcareous stone cultural relics |
2019-08 |
韩国大田 |
27 |
龚欣 |
硕士生 |
2019大田·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Daeje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 2020) |
Evaluation of emulsion acrylic materials i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
2019-08 |
韩国大田 |
28 |
黄亚珍 |
硕士生 |
2019大田·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Daeje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 2021) |
Py-GC/MS and GC/M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binding media in the Tibetan buddhist wall paintings |
2019-08 |
韩国大田 |
29 |
龚欣 |
硕士生 |
2019 中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9 Korea and Chin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atypical acrylic polymers in conservation |
2019-08 |
韩国扶余 |
30 |
黄亚珍 |
硕士生 |
2019 中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学术论坛 (2020 Korea and China on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 |
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ural paintings from the Tashihunpo monastery, Tibet |
2019-08 |
韩国扶余 |
31 |
王瑶华 |
博士生 |
第15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ICHSEA 2019) |
A discussion of medical body and the technology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Modern China(1903-1949) |
2019-08 |
韩国全州 |
32 |
查剑锐 |
博士生 |
第四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Archeaomaterials Research IV) |
Research of Weathering Mechanism of Stone Rlics in Lingyan Temple |
2019-08 |
中国北京 |
33 |
石倩雯 |
硕士生 |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34届年会(34th General Assembly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
A new step: Creating the union catalog of Chinese cultural objects C-COUC |
2019-09 |
日本京都 |
34 |
姚娜 |
博士生 |
第二届传统写印材料国际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Printing Materials) |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made papers by using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2019-11 |
中国上海 |
35 |
付迎春 |
博师生 |
第六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 6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 Studies Programme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Materials of Ancient Lacquer Objects |
2021-9 |
中国北京 |
36 |
姚娜 |
博士生 |
第三届传统写印材料国际研讨会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Printing Materials) |
湖北江陵九店战国墓出土墨的科学研究 |
2021-11 |
腾讯会议 |
37 |
史姝璇 |
硕士生 |
第十一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 |
对明清官式建筑中几种银印花纸的工艺研究 |
2022-11-20 |
线上 |
38 |
史姝璇 |
硕士生 |
第三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 |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对故宫裱糊用纸的科学分析 |
2022-09-10 |
线上 |
39 |
孙振飞 |
博士生 |
西北大学第二届博望青年论坛 |
早商时期郑州商城青铜生产体系研究——基于南关外遗址坩埚遗物铅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的分析 |
2022-05-13 |
中国-西安 |
40 |
孙振飞 |
博士生 |
10th the Beginnings of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Conference |
A Fresh Insight into the Early Shang Bronze Production System from InnovativeInterpret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nd Lead Isotope Data of Crucibles Found atthe Shang City in Zhengzhou |
2022-07-03 |
泰国-曼谷 |
41 |
林俊伶 |
硕士生 |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ginnings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
Developing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bronze artifacts |
2022-07-03 |
泰国-曼谷 |
42 |
孙振飞 |
博士生 |
9th the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rchaeology |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and Lead Isotope Data of Crucibles Found at the Shang City in Zhengzhou |
2022-07-06 |
韩国-大邱 |
43 |
林俊伶 |
硕士生 |
7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 Studies |
Revisiting trace element data and metal circulation of Western Zhou bronzes |
2022-10-11 |
中国-北京 |
44 |
孙振飞 |
博士生 |
7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 Study |
A Fresh Insight into the Early Shang Bronze Production Syste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rucibles from Zhengzhou Shang City |
2022-10-22 |
中国-北京 |
45 |
杨帆 |
博士生 |
西北大学第二届博望青年论坛 |
铜绿山遗址新出土冶金遗物分析研究 |
2022-05-13 |
线上 |
46 |
包铁铮 |
博士生 |
中国东北边疆古代渔猎文化与社会 |
吉林洮南四海泡子冶炼遗址群初步研究 |
2022-09-27 |
中国-长春 |
47 |
刘田田 |
硕士生 |
海洋出水文物保护研讨会 |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物理力学性能的近红外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
2023-04-07 |
线上 |
48 |
孙振飞 |
博士生 |
武汉大学珞珈考古讲座“材料、技术与古代社会”系列:商周冶金考古前沿 |
基于铸铜遗存的江淮地区中商青铜产业研究 |
2023-04-16 |
中国-武汉 |
49 |
孙振飞 |
博士生 |
西北大学第三届博望青年论坛 |
破解金属文物铅同位素混熔难题——一个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和非线性降维的新方案 |
2023-05-05 |
中国-西安 |
50 |
刘田田 |
硕士生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
近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饱水考古木材力学性能 |
2023-05-23 |
中国-郑州 |
51 |
曾晓天 |
博士生 |
8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tudies |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casting cores unearthed from the Sanxingdui site |
2023-08-12 |
中国-北京 |
52 |
孙振飞 |
博士生 |
8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 Study |
Resolving the complex mixi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by Manifold Learning and a Bayesian Mixing Model |
2023-08-12 |
中国-北京 |
53 |
袁柯 |
博士生 |
8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tudies |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of Lower Erligang potteries from the Zhengzhou Shang City |
2023-08-13 |
中国-北京 |
54 |
刘田田 |
硕士生 |
8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 Study |
Rapid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hardness of waterlogged archaeological wood using NIR spectroscopy |
2023-08-13 |
中国-北京 |
55 |
孙傲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地区的灰窠配方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56 |
赵野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的沩水流域西周早期金属物料流通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57 |
吴慧敏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明代云南大理地区银铅冶炼技术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58 |
孙振飞 |
博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破解金属文物铅同位素混熔难题——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的新方案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59 |
潘博华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郑州商城创新街小学发掘区冶金微遗物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60 |
蒋蒙 |
博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文博领域元数据标准体系化建设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61 |
林俊伶 |
硕士生 |
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LA-ICP-MS测定与校准铜合金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62 |
宁帆 |
硕士生 |
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基于椭圆傅里叶分析的沣西大原村陶鬲几何形态学研究 |
2023-10-11 |
中国-上海 |
63 |
曾晓天 |
博士生 |
全国第十六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青铜器残留泥芯岩相分析 |
2023-10-12 |
中国-上海 |
64 |
袁柯 |
博士生 |
第十二届北京高校考古研究生论坛会议日程 |
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陶器材质特征研究 |
2023-11-12 |
中国-北京 |
65 |
喻德昊 |
硕士生 |
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学会中国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
Hygroscopicity of waterlogged archaeological wood of different sizes by simultaneous dynamic vapour sorption |
2023-11-12 |
中国-南京 |
66 |
刘田田 |
硕士生 |
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学会中国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
Advancing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Waterlogged Archaeological Wood Hardness through NIR Spectroscopy |
2023-11-12 |
中国-南京 |
67 |
曾晓天 |
博士生 |
商代南方青铜器学术研讨会 |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器铸造地溯源 |
2023-11-28 |
中国-长沙 |
68 |
林文琦 |
硕士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3年年会 |
继承与革新:科伯恩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技术思想 |
2023-12-26 |
中国-北京 |
69 |
崔竞文 |
硕士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 |
“向科学技术进军”运动始末 |
2023-12-27 |
中国-北京 |
70 |
孙振飞 |
博士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金属史分会 |
台家寺遗址中商铸铜陶范的生产技术研究 |
2023-12-27 |
中国-北京 |
71 |
田蕊 |
硕士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会 |
金文冶金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
2023-12-31 |
中国-北京 |
72 |
孙傲 |
硕士生 |
8th Symposium on ArchaeomaterialStudies |
Identifying recipes of Ming and Qing cupels from Dali,Yunnan |
2023-08-12 |
中国-北京 |
73 |
史姝璇 |
博士生 |
Infrared and Raman Users Group(IRUG)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Studies on Chinese Architectural Pasting Ornament in the Forbidden City by Raman Spectroscopy |
2023-09-29 |
日本-东京 |
74 |
彭启晗 |
博士生 |
4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aterial of the bianqing excavated from the Tomb of the Marquis of Haihun in Nanchang, China (Poster) |
2024-05-28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75 |
林俊伶 |
博士生 |
4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
Highly Varied Copper Trace Elements Pattern FromOne Smelting Site Revealed By LA-ICP-MS Analysis |
2024-05-28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76 |
孙振飞 |
博士生 |
4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
Resolving the complex mixi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by Manifold Learning and a Bayesian Mixing Model |
2024-05-30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77 |
王宇 |
博士生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deteri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Microbial Degradation on the Nanhai NO.1 shipwreck |
2024-06-21 |
中国-敦煌 |
78 |
顾耀奇 |
博士生 |
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 |
Preparation of a Nano Aluminum Phosphate Enhanced Hydroxyapatite Coating for Marble Conservation |
2024-07-10 |
中国-广州 |
79 |
孙振飞 |
博士生 |
侯马陶范技术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
阜南台家寺遗址中商铸铜陶范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 |
2024-11-02 |
中国-青岛 |
80 |
曾晓天 |
博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器铸造地研究进展 |
2024-11-08 |
中国-景德镇 |
81 |
邓雨佳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晚清银锭成分分析所见白银物料的全球流动与本土循环 |
2024-11-08 |
中国-景德镇 |
82 |
孙振飞 |
博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阜南台家寺遗址中商铸铜陶范的生产与使用研究 |
2024-11-08 |
中国-景德镇 |
83 |
揣嘉维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玻璃席残留物材料分析研究 |
2024-11-08 |
中国-景德镇 |
84 |
林俊伶 |
博士生 |
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夏商时期纯铜物料的成分阈值研究 |
2024-11-08 |
中国-景德镇 |
85 |
袁柯 |
博士生 |
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陶器材质特征研究 |
2024-11-09 |
中国-景德镇 |
86 |
赵野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周原凤雏甲组建筑基址烧土类遗存科技分析 |
2024-11-10 |
中国-景德镇 |
87 |
刘知柔 |
硕士生 |
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
定窑各地点出土金代白瓷的成分差异研究 |
2024-11-10 |
中国-景德镇 |
88 |
黎润红 |
博士生 |
中国医疗社会史学术年会 |
中国赴柬埔寨疟疾防治考察组研究 |
2024-11-15 |
中国-西安 |
89 |
黎润红 |
博士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
中国生药学事业的开拓者 |
2024-11-30 |
中国-广州 |
90 |
白瑞佳 |
硕士生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24 学术交流会 |
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古代疑似酒的初步研究 |
2024-11-04 |
中国-上海 |
91 |
杨帆 |
博士生 |
2023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 |
2023年度库车地区古代冶金遗址调查 |
2024-03-19 |
中国-乌鲁木齐 |
92 |
史姝璇 |
博士生 |
2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
Application of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n the study of archaeological residue |
2024-05-21 |
中国-北京 |
93 |
吴梦若 |
博士生 |
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 |
基于热机械分析仪的脆弱有机质文物力学性能测试 |
2024-07-10 |
广州 |
94 |
喻德昊 |
硕士生 |
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 |
Preliminary study on hygroscopic swelling of Wooden cultural relics |
2024-07-11 |
中国-广州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清单(2015-2024)
序号 |
讲座名称 |
讲座题目 |
主讲人 |
时间 |
地点 |
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08讲 |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材料评测技术研究 |
王前琳 |
2015年3月20日下午3:00至5:00 |
冶金楼616 |
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09讲 |
现代科技揭示远古的神奇 |
高星 |
2015年4月1日下午3:30-5:30 |
冶金楼616 |
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0讲 |
钢铁治金考古简介;中国与欧洲的生铁治炼 |
华道安(Donald B. Wagner) |
2015年3月31日9:00-11:00am;14:00-17:00pm |
冶金楼718 |
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1讲 |
宝玉石欣赏 |
余晓艳 |
2015年4月13日15:30-17:30 |
冶金楼616 |
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2讲 |
人生美学思考之青春之美 |
马新国 |
2015年4月16日下午3:00-5:00 |
冶金楼616 |
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3讲 |
汉化丧葬礼俗在墓葬中的反映 |
刘乃涛 |
2015年4月21日上午9:30-11:30 |
冶金楼718 |
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4讲 |
工程哲学与卓越工程师 |
丘亮辉 |
2015年5月29日10:00-11:30 |
冶金楼718 |
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5讲 |
古代玻璃研究系列讲座-Archaeological Detective-Through a glass darkly |
Julian Henderson |
2015年6月26日周五上午9:30-11:30 6月29日周一上午9:30-11:30 |
冶金楼718 |
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6讲 |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culturalmaterial with visible, lR, UV, and X-ray radiations |
Manfred Schreiner |
2015年9月21日(周一)下午1:30~3:00 |
冶金楼716 |
1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7讲 |
中国江河危机和江河保护的公众参与 |
汪永晨 |
2015年10月27日(周二)15:10~17:10 |
冶金楼616 |
1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8讲 |
从东到西:汉代漆器的旅行-克里米亚的漆笥、盒、奁研究 |
Dr.Margarete Prüch(罗梅博士) |
2015年10月26日(周一)13:30-15:00 |
冶金楼718 |
1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9讲 |
浅谈成才之路--以科技考古为例 |
王昌燧 |
2015年10月30日(周五)上午10:00-11:30 |
冶金楼616 |
1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0讲 |
地方性知识研究纵横谈 |
万辅彬 |
2015年11月16日16:00 |
冶金楼616 |
1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1讲 |
由石鼓山墓葬看关中岱部商周之际政治文化的变化 |
王占奎 |
2015年11月19日17:00 |
冶金楼616 |
1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2讲 |
More Than Five Sexes?Rethinking Sexuation in the Age of Gender Diversity |
Kyoo Lee |
2015年11月23号星期一下午3:30 |
冶金楼616 |
1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3讲 |
The Chemical Invention of Blue and Purple Pigments in Ancient Times |
Heinz Berke |
2015年11月26日 10:00 |
冶金楼616 |
1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4讲 |
青花资探幽—中国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 |
温睿 |
2015年11月30日(周一)10:00--11:30 |
冶金楼616 |
1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5讲 |
中国古代科学的“诗性”和“礼性 |
孙小淳 |
2016年3月17日上午10:00 |
冶金楼616 |
1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6讲 |
新疆史前史的建构及其问题 |
肖小勇 |
2016年3月24日上午10点 |
冶金楼616 |
2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7讲 |
科学家的“原善”及其守护与提升/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权力、资本与社会的关系 |
吕乃基 |
2016年4月5日 |
冶金楼616 |
2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8讲 |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
熊卫民 |
2016年4月11日上午9点 |
冶金楼616 |
2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9讲 |
留美习物理:美国对中国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
胡大年 |
2016年5月13日(周五)上午10:00 |
冶金楼616 |
2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0讲 |
秦兵马俑的制作者与兵马俑的制作 |
李秀珍 |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10:00 |
冶金楼718 |
2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1讲 |
秦帝国的工业生产与衡制一统 |
李建深 |
2016年6月2日14:30 |
冶金楼718 |
2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2讲 |
How to get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
Meliconi Ilaria |
2016年9月8日 |
冶金楼718 |
2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3讲 |
古代材料的科学分析与工艺研究 |
Thilo Rehren |
2016年9月21-28日 |
冶金楼616 |
2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4讲 |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及热裂解-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 |
Michel Sablier |
2016年10月21日 15:30-17:00 |
冶金楼616 |
2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5讲 |
古代硅酸盐材料研究系列讲座 |
Heinz Berke |
2016年10月24-26日 |
冶金楼616 |
2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6讲 |
敦煌石窟艺术与颜料科技史 |
王进玉 |
2016年11月3日 10:00-11:30 |
冶金楼616 |
3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7讲 |
敦煌壁画系统原位无损分析研究-光学成像及光谱技术的应用 |
梁海达 |
2016年11月17日13:30-15:00 |
冶金楼318 |
3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8讲 |
中国铁路文化遗产概况 |
亢宾 |
2016年12月1日下午3:30-5:00 |
冶金生态楼210室 |
3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39讲 |
工业遗产的创新研究 |
阙维民 |
2016年12月6日(周二)下午1:30-3:00 |
冶金生态楼210室 |
3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0讲 |
钙基文物上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的方法及其保护效果评估 |
马啸 |
2016年12月9日(周五)下午1:30-3:00 |
冶金生态楼203室 |
3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1讲 |
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及保护研究 |
马燕如 |
2016年12月27日1:30-3:00PM |
治金生态楼210室 |
3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2讲 |
实验室考古技术路线一播州杨氏土司墓葬 |
李存信 |
2017年1月6日15:00时 |
冶金楼202室 |
3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3讲 |
明代嘉定官布考 |
吴滔 |
2017年3月31日上午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3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4讲 |
新疆伊犁考古发现 |
阮秋荣 |
2017年4月12日上10:00~12:00 |
冶金楼110室 |
3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5讲 |
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 |
方勤 |
2017年4月12日下午3:00-5:00 |
冶金楼110室 |
3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6讲 |
伊斯兰文明与文艺复兴科学通史中的全球史观与西方中心主义 |
杨舰 |
2017年4月14日(周五)上午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210室 |
4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7讲 |
Archaeolo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Michael storozum |
2017年4月17日10:00 am-12:00 am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19讲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研究 |
杨军 |
2017年4月21日16:00 |
冶金楼生态616室 |
4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49讲 |
技术创新历史研究的思考 |
戴吾三 |
2017年5月24日16:00-18: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0讲 |
跨国科技史研究新方向 |
王作跃 |
2017年6月2日15:30-17: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1讲 |
技术与艺术历史 |
铁付德 |
2017年6月6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2讲 |
四川西南凉山地区作为复合体的墓葬 |
Dr. Anke Hein |
2017年6月13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3讲 |
丝绸之路上的知识交流 |
杨益民 |
2017年6月20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4讲 |
从中日科技比较看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
张明国 |
2017年6月26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5讲 |
明治时期日本军船对中国华东、华南沿岸的海事测量 |
冯锦荣 |
2017年6月29日上午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4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6讲 |
科技史视野下的花山岩画解读 |
万辅彬 |
2017年9月12日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7讲 |
文物保护中的微褪色研究与光学断层相干分析 |
梁海达 |
2017年9月18日上午9: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8讲 |
欧洲青铜时代的世界——战士、商人和新兴精英 |
安东尼·哈丁 |
2017年10月20日15::3-17: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59讲 |
国之宝藏——大冶铜绿山考古揭秘 |
陈树祥 |
2017年11月3日下午3:30-5:00 |
冶金生态楼110室 |
5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0讲 |
中国现当代科技史研究琐谈 |
王扬宗 |
2017年11月8日上午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1讲 |
拉曼光谱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颜料和胶结物分析为例 |
Dr. Austin NevinChemist and Conservator |
2017年11月21日15:30-17: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2讲 |
浅谈中国传统经济史研究 |
魏明孔 |
2017年11月24日15:30-17: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3讲 |
古代复杂材料制作工艺研究以汉代皇家漆器和明代建筑灰泥为例 |
马啸 |
2017年12月20日上午9:50~11:30 |
冶金生态楼201室 |
5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4讲 |
逻辑研究的新进展-芝诺悖论的破解及延伸 |
刘二中 |
2017年12月29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5讲 |
传入辱伤制:中国境内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科学分析 |
刘煜 |
2018年1月5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5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6讲 |
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 |
丁海斌 |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7讲 |
科技发展驱动博物馆的智慧化 |
杨晓飞 |
2018年4月10日星期二13:30-15:00 |
冶金生态楼201室 |
6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8讲 |
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发掘 |
赵俊杰 |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13:30-15: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69讲 |
新疆近年考古重大发现 |
于建军 |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15:30-17: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0讲 |
从考古发现看宋代瓷器生产的贡御形式 |
秦大树 |
2018年4月27日10:00 |
逸夫楼201室 |
6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1讲 |
搞笑诺贝尔奖的前世今生 |
潘涛 |
2018年5月8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2讲 |
西行东渐美国理海大学中国桥项目 |
王东宁 |
2018年6月7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3讲 |
台北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历程与现况 |
张志光 |
2018年6月11日13:30-15:00 |
冶金生态楼318室 |
6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4讲 |
河北史前考古 |
张文瑞 |
2018年6月12日13:30-16:00 |
冶金生态楼205室 |
6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5讲 |
宋代附件女性物质空间的重构 |
许曼 |
2018年6月27日14:00-16: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6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6讲 |
艺术材料的稳定性与材料降解过程原位分析的构建发展 |
Rita wiesinger |
2018年9月14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7讲 |
“照子”见证陶瓷技术进步的小式样 |
郑乃章 |
2018年9月19日19:00-21:00 |
冶金生态楼203室 |
7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8讲 |
建设解决人类遗产损害问题的一级学科 |
孟宪民 |
2018年9月26日15:30-17: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79讲 |
陶瓷釉料简史介绍 |
lan Freestone |
2018年10月9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0讲 |
安提凯希拉装置-罗马帝国的天文学与社会 |
埃夫西米奥斯·尼古拉季斯 |
2018年10月28日上午9:30 |
冶金生态楼210室 |
7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1讲 |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易县罗汉像的原料与产地研究 |
奈杰尔·伍德教授Nigel.Wood |
2018年10月29日10:00 |
冶金生态楼206室 |
7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2讲 |
为何哲学家都喜欢谈死亡? |
王一方 |
2018年11月8日10:00-11:5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3讲 |
四川陶瓷传统中独特的技术创新 |
Prof. chandra L. Reedy |
2018年11月12日9: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4讲 |
汉代青铜弩机复原实验研究 |
游战洪 |
2018年11月20日 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5讲 |
环境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判定成因和病害量化 |
Prof. Alessandra Bonazza |
2018年11月27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7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6讲 |
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 |
徐苏斌 |
2018年11月30日上午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7讲 |
文化遗产时代-物人关系的考古学回顾与遗产化展望 |
曹兵武 |
2018年12月17日10:00-11: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8讲 |
情礼之间-女人的眼泪之文化史解读 |
刘静贞 |
2018年12月14日 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89讲 |
夏商周考古学研究中的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 |
徐良高 |
2018年12月24日15:00-17: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0讲 |
格物穷理院vs蒙养斋算学馆 |
韩琦 |
2018年12月26日14: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1讲 |
晚清民国的科学普及与科学本土化 |
Iwo Amelung |
2019年1月11日10:00 |
冶金生态楼210室 |
8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2讲 |
敦煌壁画颜料的分析与保护 |
苏伯民 |
2019年3月15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3讲 |
中世纪山地游牧城市中心的景观考古学研究 |
Farhod Maksudov |
2019年4月2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4讲 |
从埃及到中国的费昂斯 |
Thilo Rehren |
2019年4月23日14: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5讲 |
哈密翼龙动物群时间的发现与研究进展及保护现状 |
汪筱林 |
2019年4月30日14:30-16: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8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6讲 |
杨官寨新石器时代灰坑H85的发掘:探讨与反思 |
叶娃 |
2019年5月6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7讲 |
以考古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释考古遗迹的尝试一以新疆温泉县博尔塔拉河上游的研究为例 |
贾伟明 |
2019年5月14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8讲 |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代际特征试说 |
王扬宗 |
2019年5月16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99讲 |
东方文艺复兴 |
丁方 |
2019年5月21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0讲 |
拉斐尔的“学园” |
刘钝 |
2019年5月27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1讲 |
中国曾有一个名字叫“契丹”-以考古发现为中心 |
董新林 |
2019年5月28日15: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2讲 |
蒙古征服之后-华北地方社会秩序格局的变迁 |
王锦萍 |
2019年6月17日15:00-17: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3讲 |
颐养谢尘喧-乾隆遗产研究与保护 |
王时伟 |
2019年6月18日15: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4讲 |
新大科学和历史学家对数字化工具的需要 |
Robert P. Crease |
2019年6月25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5讲 |
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 |
孙键 |
2019年7月9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9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6讲 |
应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木材种类进行鉴定研究 |
Michael R. Schilling |
2019年9月11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7讲 |
放牧金山阿勒泰地区的考古与收获 |
于建军 |
2019年9月24日15:00-17: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8讲 |
Interpreting mining landscapes阐释矿业景观 |
Dr.Roger White |
2019年10月9日17:00-18:30 |
管庄校区教学楼204 |
10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09讲 |
工业文化漫谈 |
孙星 |
2019年10月23日19:00-20:30 |
管庄校区文娱活动中心 |
10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0讲 |
全球化的起源:终端市场,考古学与供求法则 |
Dennis O.Flynn |
2019年10月29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1讲 |
从繁荣到萧条:康沃尔锡矿和铜矿开采的历史与遗产 |
Dr. Hilary Orange |
2019年11月7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2讲 |
e考据与科技史的对话:以《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为例 |
黄一农 |
2019年11月14日10:00-12: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3讲 |
面向中国历史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与资源 |
王宏甦 |
2019年11月20日9:00-11: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0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4讲 |
文化遗产传播在融合格局下成为复合型人才 |
齐欣 |
2019年11月27日15:30-17:30 |
管庄校区教学楼228 |
10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5讲 |
全球化视野下疾病的社会文化影响 |
张大庆 |
2020年3月4日19:30 |
腾讯会议 |
10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6讲 |
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若干科学文化问题的思考 |
刘兵 |
2020年3月11日19:30 |
腾讯会议 |
11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7讲 |
处疫之道-疫病全球化与科学家共同体 |
高晞 |
2020年3月27日19:30 |
腾讯会议 |
11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8讲 |
计划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
樊春良 |
2020年10月30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1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19讲 |
俄罗斯现代化初期的工程与社会-从西伯利亚大铁路谈起 |
鲍鸥 |
2020年11月12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1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0讲 |
技术援助VS文化输出-地理学家葛德石与美国战时文化援华项 |
张 藜 |
2020年11月20日15: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1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1讲 |
宫廷器物与苏州制造-以乾隆宫廷玉器为中心 |
郭福祥 |
2020年12月2日15: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1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2讲 |
木材识别最新进展及其在木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
殷亚方 |
2021年5月18日9: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1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3讲 |
中国传统金属錾刻工艺的历史、技术与文化 |
杨锐 |
2021年5月20日10:00-11:30 |
时代凌宇报告厅 |
11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4讲 |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再发现 |
朱玉麒 |
2021年5月20日15:00 |
冶金生态楼110室 |
11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5讲 |
中国古代铜器表面富锡工艺挖掘、研究、传承与创新 |
谭德睿 |
2021年6月17日9:30-11:00 |
时代凌宇报告厅 |
11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6讲 |
一缕香魂无断绝-香妃情节与民族认同 |
万朝林 |
2021年9月16日15: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2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7讲 |
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以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为例 |
任福君 |
2021年11月29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2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8讲 |
我国“十四五”科技发展的几点思考 |
周元 |
2021年11月11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2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9讲 |
技术史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地图测绘 |
汪前进 |
2021年11月19日14:00-17: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2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0讲 |
中国的翼龙动物群及其化石保护研究进展 |
汪筱林 |
2022年4月26日9:3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2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1讲 |
景泰蓝艺术的起源传承与创新发展 |
钟连盛 |
2021年12月22日 14:00 |
冶金生态楼楼616室 |
12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2讲 |
花丝镶嵌技艺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
程淑美 |
2022年9月22日 14:30 |
腾讯会议 |
12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3讲 |
兵、农与医、工:古典设计管理的“控制学” |
连冕 |
2022年9月29日 14:00 |
腾讯会议 |
12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4讲 |
漆艺文化技艺传承与创新 |
殷秀云 |
2022年11月1日 14:00 |
腾讯会议 |
12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5讲 |
论髹饰工艺与科技进步的互动 |
长北 |
2022年11月10日9:30 |
腾讯会议 |
12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6讲 |
乾隆宫廷制玉新工具“秦中钢片”考——兼谈凿錾技术与清宫大型玉器制作的关系 |
郭福祥 |
2022年12月1日14:00 |
腾讯会议 |
13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7讲 |
“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的多元性 |
刘兵 |
2023年4月7日10:00 |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
13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8讲 |
与反科学者为敌?论攻击型科学传播有效性 |
袁姝培 |
2023年4月21日10:00 |
冶金生态楼616室 |
13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39讲 |
李约瑟与《中国的开学与文明》 |
梅建军 |
2023年4月27日10:00 |
学术报告厅 |
13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0讲 |
“第三滞留”的现象学起源及其意义 |
孟强 |
2023年5月22日15:00 |
冶金生态楼318室 |
13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1讲 |
何以大邑商 |
何毓灵 |
2023年5月30日14:00 |
学术报告厅 |
13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2讲 |
南京《龙江船厂志》与我们对明船的认识 |
程思丽 |
2023年9月13日10: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3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3讲 |
民国学术评议制度的创立与学术发展 |
张剑 |
2023年10月20日15: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3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4讲 |
楚国技术思想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意义 |
刘克明 |
2023年11月1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3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5讲 |
传统工艺调查和研究方法 |
李晓岑 |
2023年11月14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3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6讲 |
刍议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 |
厚宇德 |
2023年11月20日10: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7讲 |
中国古代织绣文物的鉴识 |
严勇 |
2023年11月23日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8讲 |
田野之于传统技艺 |
李劲松 |
2023年11月29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49讲 |
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与达尔文革命 |
张增一 |
2023年12月6日14: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0讲 |
论库恩及其《科学革命的结构》 |
胡大年 |
2023年12月15日10:00-11: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1讲 |
中国近现代矿治技术史研究--基于若干案例的再讨论 |
方一兵 |
2023年12月20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2讲 |
杨官寨陶器生产的今与昔 |
安可 |
2023年12月25日10:00-12: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3讲 |
AI赋能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生成--机遇与挑战 |
曾蕾 |
2024年4月2日10:0O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4讲 |
敦煌莫高窟保护及敦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
汪万福 |
2024年4月18日14: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5讲 |
古希腊的失蜡铸造工艺及其对中国的可能影响 |
梅建军 |
2024年5月9日15: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4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6讲 |
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及其文化内涵》 |
冯立昇 |
2024年6月5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7讲 |
茶的形象:驳陆《经》无图说--兼议博物、礼仪与医药 |
连冕 |
2024年6月13日9: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1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8讲 |
铜钱与白银-明代货币流通的曲折进程 |
刘光临 |
2024年6月19日9: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2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9讲 |
针灸师如何认识与理解身体因-身体博物学的进路 |
张树剑 |
2024年7月3日15:00-17: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3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0讲 |
洗象与扫象图-卤簿、城市景观与市民文化 |
林凡 |
2024年7月4日14: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4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1讲 |
敦行故远敦煌舆故宫-相信文明的力量 |
王旭东 |
2024年7月11日15:00 |
北京科技大学办公楼建龙报告厅 |
155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2讲 |
不朽的合作: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生 |
内维尔·阿格纽Neville Agnew |
2024年9月2日16:30 |
逸夫科技馆206会议室 |
156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3讲 |
十九世纪欧洲的工程和观念:法国的圣西门主义者、工匠、卫生学家和革命者 |
Efthymios Nikolaidis |
2024年9月26日(周四)10:00-12:00 |
逸夫科技馆206会议室 |
157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4讲 |
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史研究若干问题讨论 |
钟少异 |
2024年9月27日15: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8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5讲 |
美国的创新体系与科技政策-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 |
樊春良 |
2024年10月22日15:3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159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6讲 |
技术官僚主义的包容性与创新潜力 |
马丁·鲍尔 |
2024年10月24日上午 10:00-11:30 |
逸夫科技馆206会议室 |
160 |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67讲 |
明代财政体制的转变 |
赵中男 |
2024年10月25日15:00 |
逸夫科技馆 多功能厅 |
传统文化论坛清单(2021-2024)
序号 |
讲座名称 |
讲座题目 |
主讲人 |
时间 |
地点 |
1 |
第1讲 |
中国传统金属錾刻工艺的历史、技术与文化 |
杨锐 |
2021年5月20日 10:00-11:30 |
时代凌宇报告厅 |
2 |
第2讲 |
中国古代铜器表面富锡工艺的挖掘、研究、传承与创新 |
谭德睿 |
2021年6月17日 9:30-11:00 |
时代凌宇报告厅 |
3 |
第3讲 |
铸剑龙泉 剑指星空 |
胡小军 |
2021年9月18日 10:00-11:30 |
时代凌宇报告厅 |
4 |
第4讲 |
金银器修复与传统工艺的应用 |
康健 |
2021年11月24日 14:00 |
腾讯会议 |
5 |
第5讲 |
景泰蓝艺术的起源传承与创新发展 |
钟连盛 |
2021年12月22日 14:00 |
冶金楼616 |
6 |
第6讲 |
花丝镶嵌技艺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
程淑美 |
2022年9月22日 14:30 |
腾讯会议 |
7 |
第7讲 |
兵、农与医、工:古典设计管理的“控制学” |
连冕 |
2022年9月29日 14:00 |
腾讯会议 |
8 |
第8讲 |
漆艺文化技艺传承与创新 |
殷秀云 |
2022年11月1日 14:00 |
腾讯会议 |
9 |
第9讲 |
论髹饰工艺与科技进步的互动 |
长北 |
2022年11月10日(星期四)上午9:30 |
腾讯会议 |
10 |
第10讲 |
乾隆宫廷制玉新工具“秦中钢片”考——兼谈凿錾技术与清宫大型玉器制作的关系 |
郭福祥 |
2022年12月1日(星期四)下午14:00 |
腾讯会议 |
11 |
第11讲 |
八音克谐:清帝大婚中的皇家礼乐 |
孙召华 |
2023年6月7日(星期三)晚19:00 |
图书馆四层报告厅 |
12 |
第12讲 |
传统工艺调查和研究方法 |
李晓岑 |
11月14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3 |
第13讲 |
中国古代丝织文物的鉴识 |
严勇 |
2023年11月28日(星期二)上午9:3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4 |
第14讲 |
田野之于传统技艺 |
李劲松 |
2023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14:0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5 |
第15讲 |
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及其文化内涵》 |
冯立昇 |
6月5日14:00-16:0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6 |
第16讲 |
茶的形象:驳陆《经》无图说——兼议博物、礼仪与医药 |
连冕 |
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上午9:3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7 |
第17讲 |
铜钱与白银——明代货币流通的曲折进程 |
刘光临 |
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上午9:3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8 |
第18讲 |
针灸师如何认识与理解身体——身体博物学的进路 |
张树剑 |
2024年7月3日(星期三)下午15:00-17:0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19 |
第19讲 |
洗象与扫象图:卤簿、城市景观与市民文化 |
林凡 |
2024年7月4日(星期四) 下午14:0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20 |
第20讲 |
敦行故远 敦煌与故宫——相信文明的力量 |
王旭东 |
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下午15:00 |
北京科技大学建龙报告厅 |
21 |
第21讲 |
宫廷玉器的传承与发展 |
张铁成 |
2024年10月17日(星期四)14:30 |
逸夫科技馆报告厅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