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1)完成单位名称

北京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

教育部

联系人

尚新生

联系电话


传真

010-62332281

电子信箱

shxsh@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是本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完成了本成果全部工作。

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从“大材料”专业改革到材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直引领着我国材料类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材料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面向研究生培养方案尚未充分体现行业学科特色,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教学资源统筹难,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不充分;研究生参与产学研及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较少,与产业需求相关的创新能力不足;思政元素与研究生培养环节融合度不够,思政教育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科于2015年率先实施了“CCQ”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改革,从“七个维度” 提高人才培养行业和学科特色,通过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统筹多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采用产教/科教双融合,“一生多师、多方协作”产学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实施党团班建在科研团队上,政治+学术“双导师”立德树人。该成果特色鲜明、创新性突出,育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理念获得全面推广,成为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新范式,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学业就业取得新突破,推动人才技术双转移,助推行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凝聚传承北科材料人精神品格,涵养报国奉献的新生态。

3、面向未来材料科技前沿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作为我国材料类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重要基地,我校从2015年开始深入探索和实施了“CCQ”研究生培养模式,组建了“大学研究院”“大团队”“大平台”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了“提升创新能力、服务重大需求”的产学研贯通培养模式,开创了“四位一体,培根铸魂”的立德树人新路径,创立了研究生培养新体系,打造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力推动我校 “双一流”建设,材料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培优计划,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

4、在成果形成过程中,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平台建设、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等方面全力支持,为实现跨国界、跨单位、跨学科培养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和机制体制保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