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人情况

( 1 )完成人

姓名

李芊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年2月

最后学历

本科

参加

工作时间

1990年12月

高校教龄

23

专业技术

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

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党委书记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党建、行政管理

电子信箱

clky@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

邮政编码

100083

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8年、2019年分别作为院党委第一负责人,1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1个博士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

2023年作为院党委第一负责人获评北京基层进党组织;

2021年作为指导师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奖;

 

1)  建了“四位一体、培根铸魂”人才培养体,以“一”育“一人才”。创“一生多师、师生协作”高层次拔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实现产学研通培养新途径

2)  提出并研究生“CCQ”育人式,致力于培养国家急需、德才备、兼优的高层次人才;

3)  探索提出“多化、多度、多视角”综合评价体和20个评价指标参数,为有效提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成效和就材料领域拔尖复合型人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本 人 签 名:



( 2 )完成人

姓名

曲选辉

性别

出生年月

1960年9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1984年6月

高校教龄

41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粉末冶金

电子信箱

quxh@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

邮政编码

100083

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9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年)、世界粉末冶金大会(World PM’2018)“中国粉末冶金贡献奖”(2018年)、首都劳动奖章(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2年)、省部级政府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全国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了特色课程;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制的产品应用于核装备、航空航天、兵器、航母、高铁等重大工程;指导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突出成绩;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创新团队。       

本 人 签 名:



( 3 )完成人

姓名

秦明礼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年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03年1月

高校教龄

20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

电子信箱

qinml@mater.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

邮政编码

100083

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2017年、2019年、2022年)。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设特色课程;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指导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突出成绩。

                                

本 人 签 名: 







( 4 )完成人

姓名

王鲁宁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5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13年5月

高校教龄

12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副校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生物材料

电子信箱

Luning.wa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5(202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2021年);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4(2019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4(2018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2年)。

 

参加育人体系建设和授课工作:兼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参与本成果的研究与实施;协助构建了“CCQ”育人培养体系;协助组织国际化一流师资团队,打造一流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多次在材料类教育论坛作专题报告,并与北航、上海交大、西北工大等高校进行材料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分享;组织、推动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                              

  

本 人 签 名:

 







( 5 )完成人

姓名

张德印

性别

出生年月

1992年3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20年4月

高校教龄

5

专业技术

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箱

zhangdey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2022年1月,教育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国赛金奖/铜奖(2023年4月,教育部);第十三届“ 桃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2023年3月,团中央);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银奖(2021年10月,教育部)。

 

坚持科研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导向,围绕中心工作,依托学科专业特色,课题组构建组织模式,确立了“依托导师团队、本硕博协同负责、培育重点项目、搭建孵化平台”的工作方针,提出“研究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国赛三大赛中获全国特等奖1项,国赛5金6银4铜的优异成绩。

                              

  

本 人 签 名:    

 







( 6)完成人

姓名

王伟丽

性别

出生年月

1987年4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16年5月

高校教龄

9

专业技术

职称

副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办公室主任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13811903510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wangweili@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立足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协助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育人、名师育人等实践探索,协助凝练总结教学改革的有关作法、经验和机制。其中,重点围绕“发挥学术名师育人功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的研究方向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系统总结了名师育人的价值导向和理论内涵,提出了名师育人的“四项行动”(即名师导学铸魂行动、名师辅学强基行动、名师领学赋能行动和名师助学成材行动),以此为依托获批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度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研究成果被《中国冶金教育》录用,为本成果的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做出积极贡献。

                                  本 人 签 名:

 

 







( 7 )完成人

姓名

彭庆红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年9月

最后学历

博士

参加

工作时间

1990

高校教龄

25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副校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手机号

13021033759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信箱

pqh1968@163.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排名第一(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202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国家一流课程(社会实践),排名第一(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排名第一(2018年);高校思政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唯一(2018年)。

从大思政视角,对研究院研究生培养的“CCQ”育人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为负责人带领思政课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参与建设实施方案讨论以及总结阶段相关工作。

                                 

 

 

 

本 人 签 名:

 

 







( 8 )完成人

姓名

林林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年 9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1993年3月

高校教龄

32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热能工程/行政管理

电子信箱

linl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对育人模式构建进行理论指导;参与本方案相关调研工作,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组织、推动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

 

                                 

 

 

                                         本 人 签 名:

 

 







( 9 )完成人

姓名

张达威

性别

出生年月

1984年12月

最后学历

博士

参加

工作时间

2013年8月

高校教龄

12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高精尖学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智能耐蚀材料、腐蚀大数据技术

电子信箱

dzha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4年);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

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

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

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2017年)。

参与材料学科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修订;推动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学科间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与跨学科竞争力。

 

                                 

 

 

 

本 人 签 名:

 







( 10 )完成人

姓名

董超芳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年01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03年09月

高校教龄

22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腐蚀与防护

电子信箱

cfdo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中国腐蚀与防护杰出青年学术奖(2017年)。

参加育人培养体系建设和授课工作:参与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参与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腐蚀控制系统工程第一党支部建设;参与组织、推动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

                               

 

               本 人 签 名:

 

 

 

 







( 11 )完成人

姓名

田建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年10月

最后学历

博士

参加

工作时间

2007年4月

高校教龄

18

专业技术

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功能材料

电子信箱

tianjianjun@mater.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中国专利银奖(2020)、省部级政府科技一等奖2项(2014年)、二等奖1项(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十佳学术之星”指导教师奖(2020)、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21、2022)、北京科技大学第九届“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2023)。

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培养,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探索与思考,为新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提供沃土,培育出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学厚质朴和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任务,在《科学》、《先进材料》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指导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突出成绩。

                                

 

 

 

 本 人 签 名:

 







( 12 )完成人

姓名

刘新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年5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1999年7月

高校教龄

26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加工工程

电子信箱

Liuxinhua18@163.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9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第八届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北京市发明专利一等奖(2014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

扎根教学和科研一线,围绕材料加工专业领域特点,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带领学生投身于原始创新研究,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长期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北京市重大项目、国防军工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并在多家企业成功实施。                               

 

本 人 签 名:

 







( 13 )完成人

姓名

岩雨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6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06.11

高校教龄

19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腐蚀、磨损、材料基因工程

电子信箱

yanyu@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北京科技大学永钢优秀教师奖(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锋(2018年)

 

主讲本科生课程《晶体学与材料结构》、《专业外语GI》和研究生课程《氢脆和应力腐蚀》,学生数超过2000余名。将不断更新的科研前沿知识和一批优秀科研人员不断奉献的事迹融入教学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锋、优秀共产党员、“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等,并且由于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获得了永钢优秀教师奖。

 

 

 

 

 

本 人 签 名:

 

 






 


( 14 )完成人

姓名

章林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4月

最后学历

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10年1月

高校教龄

15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粉末冶金

电子信箱

zlin@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2017年、2019年、2022年)。指导的研究生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大赛北京赛区主赛道二等奖及三等奖(2023年)。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了特色课程;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并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了料学科优秀人才。

 

 

 

 

本 人 签 名:

 

 







( 15 )完成人

姓名

魏俊俊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年7月

最后学历

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09年2月

高校教龄

16

专业技术

职称

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材料学

电子信箱

weijj@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8年)。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锻炼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借助团队承担的多项重要军工科研项目,积极培养学生努力投身国防科研事业,参与的研发成果在国防重大装备中得以应用,提升了学生们的成就感及参与国防事业的荣誉感;积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高频次组织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会议,使学生能够紧跟国际先进的研究步伐,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本 人 签 名:

 

 







( 16 )完成人

姓名

王泽汉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年9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14年4月

高校教龄

10

专业技术

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教育部人事司人才工作一处三级调研员

工作单位

教育部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信箱

wangzehan@

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院级负责人,指导学生开展党班团一体化建设,协助构建具有材料学科特色的科技创新与实践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建议“CCQ”科研育人模式的成效。

 

 

 

本 人 签 名:

 

 

 







( 17 )完成人

姓名

夏青

性别

出生年月

1988年10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14年7月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

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组织员、党委秘书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党建及思政教育

电子信箱

xiaqing@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协助开展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开展三全育人模式下研究生育人模式探索。

 

 

          本 人 签 名:

 







( 18 )完成人

姓名

王咏雪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年12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

工作时间

2009年10月

高校教龄

9

专业技术

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手机号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wangyongxue@ustb.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政编码

100083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调研学生、教师、企业需求,参与搭建育人平台;参与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教务工作出发,参与编写材料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文件;负责方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施与推广

 

 

本 人 签 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