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形成的背景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全球化战略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格局重塑,传统MTI培养体系出现与语言服务行业的结构性不适配:语言服务行业向“技术赋能、场景细分、高效协同”方向快速迭代,MTI培养体系更新滞后,毕业生难以快速适配岗位要求;“重通用语言能力、轻行业专业适配”的“同质化”倾向,也导致毕业生在语言服务市场难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行业高校雄厚的理工科基础、鲜明的行业背景与紧密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为翻译专业学位教育转向多学科融合、培养行业特色语言服务人才、解决MTI同质化问题提供路径。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鼓励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新范式,推动人工智能与语言服务教学实践结合的同时,更为数智赋能的MTI人才培养创造新契机。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话语权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亟需能够服务国家重大叙事、具备全球传播力的高层次语言服务人才,MTI亦需从单一语言训练向综合素养与传播能力并重的方向演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