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创新点
(一)以高校行业背景为基石,构建翻译硕士行业化培养新理念
锚定国家战略,围绕行业院校特色,精准对接学校在矿业、钢铁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打破传统通用型译者培养范式,构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实战型翻译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通过重构语言服务与工科深度融合的行业高校跨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平台,将“语言服务+工科”双行业知识融入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实现从“通用型译者”向“行业语言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培养转型,形成与综合类院校差异化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行业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点的特色化建设,提供“北科方案”。
(二)以国际化培养为抓手,强化翻译人才的科技外宣力
立足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两个大局”为育人出发点,在我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全面转型的背景下,构建“立足行业(语言服务+工科)、面向世界”的“双行业+国际胜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国际化课程模块重构,融入跨文化交际、国际规则、全球议程等课程,打造“语言为媒、文化为魂、国际化为翼”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传播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讲好中国矿业钢铁行业故事的北科特色国际化翻译人才。
(三)以胜任力培养为宗旨,打造行业智能语言服务实践平台
紧扣翻译实战能力以及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核心目标,着力构建面向数智时代真实任务的实战型翻译人才淬炼体系,全力打造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于一体的行业智能语言服务特色实践创新平台,通过实战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进课堂、课堂进会场、订单式教学、翻译工作坊等多种创新形式,为学生提供实战模拟环境,强化MTI学生工科翻译本地化技能、翻译技术整合力、大语言模型译后编辑力和职业素养训练,以丰富多元的行业智能语言服务实践为依托,有力促进职业胜任力提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