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主要内容
1. 成果简介
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与应用验证,形成的主要成果包括:
1)提出了“六思维、十要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并构建了一二课堂协同的育人体系;
2)提出了“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建设了融合冶金行业背景和自动化专业特色的案例库;
3)提出了“一体多元全方位”育人成效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并搭建了相应的智慧化管理平台。
近5年,学生获“三大赛”红色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00余项;作为一二完成人获批思政元素相关的专利和软著120余项;冶金行业就业比例明显提升。教师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8篇,被上交、哈工大等100余所高校引用130次;获批省部级课程思政教改课题3项;出版《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教材1部;获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成果助力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10余项。由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主任、2位副主任和4位委员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其中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给出了如下意见:“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齐全、育人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操作性强、评价及持续改进机制完备,AI赋能技术先进。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明确、创新性突出,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
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育人目标缺少整合且育人体系合力欠佳
①思政元素支离破碎。缺乏专业层面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系统性不足。
②课程活动各自为战。某些育人目标(家国情怀等)有大量课程或活动反复支撑,部分育人目标(同理心思维等)则没有课程或活动涉及。
2)育人过程形式单一且育人案例高度同质
①教学方法单调生硬。教师单向灌输且课程思政切入点与专业内容结合不够紧密,极易引起学生反感。
②育人案例缺少特色。通用性案例居多,未能充分体现行业特征、专业特点和课程特性。
3)育人成效评价欠缺且持续改进形同虚设
①评价机制差强人意。尚未建立育人三要素(目标、体系和过程)合理性和达成性一体化评价体系,且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②持续改进鲜有研究。针对育人三要素优化整体方案和学生个体素质提升方面的研究明显偏少。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采用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解决教学问题。

图1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基本框架
1)“外驱内生、与时俱进”反向设计育人目标和育人体系
①提出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工程认证标准、冶金行业用人原则等外部要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自动化专业特质等内部特性,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习总书记给我校重要回信精神和“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行动指南等新时代元素,提出了“六思维(安全观、系统观、工程观、批判性、创新性、同理心)、十要素(家国情怀、胸怀天下、使命担当、工程伦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环保永续、团结协作、知行统一、坚忍不拔)”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如图2所示。
图2自动化专业“六思维、十要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②构建“一二课堂有机协同”育人体系。首先,根据“门门课程有思政、项项活动能育人”的指导原则和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形成了一二课堂协同发力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第一课堂包括教学计划内的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第二课堂则包括新生入学教育、表彰大会/颁奖典礼以及能够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的专项类学科竞赛,具体如图3所示。
图3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再根据各门课程和实践活动对育人目标的支撑情况,进一步完成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分工及其权重分配,具体如图4所示。

图4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具体分工
2)“师生互促、五导五航”正向实施育人过程
①提出“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分配调研任务,引导思政育人的方向,领航思政任务的价值导向;其次,由学生主导具体调研任务的实施,启航他们的思政探究;再次,学生将完成的调研任务交给教师审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初级案例,护航思政成果高质量呈现;然后,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编导思政元素的无缝切入点,助航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通;最后,由学生展示分享思政成果,通过朋辈引领传导个人收获,守航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该方法具体流程和学生展示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图6学生展示课程思政调研成果
②师生共建课程思政特色案例库。与冶金企业、学校和学院宣传部门和专业负责人定期会商,明确案例库建设的选题和具体分工,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图7课程思政冶金行业特色案例库建设流程
已建设200余个典型案例,并出版《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教材1部。
3)“全面统合、数智赋能”评价育人成效并持续改进
①提出“一体多元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一体”指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对育人三要素(目标、体系和过程)合理性和达成性均进行评价;“多元”是指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包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冶金企业相关人员、高校同行和毕业生等校外人员,学校宣传部等相关人员、专业教指委成员、专业教师、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在校生等校内人员;“全方位”则指评价数据的综合性,包括第一课堂表现(课前案例调研、课中成果展示、课后总结体会等),第二课堂成果(相关竞赛和社会实践获奖证书等)以及各类校内外调查用表反馈数据等。多元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之间的权重关系如图8所示。

图8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设计育人三要素合理性与达成性的评价用表共计16类,部分代表性表格如图9所示。

图9部分代表性评价用表
②搭建智慧化评改管理平台。首先,利用OCR、BERT等AI技术对第一课堂表现、第二课堂成果、各类调查问卷等多模态信息进行量化评分,加权得到育人三要素合理性和达成性评价结果,并采用柱状图或雷达图加以展示;其次,借助自主研发的故障树模型和鱼骨分析算法,确定育人三要素合理性和达成性欠佳的原因;最后,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动给出育人三要素优化和学生个体素质提升的合理化建议。育人目标达成性评价及持续改进建议结果展示如图10所示。

图10自动化专业育人目标达成性评价及持续改进建议结果展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