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外驱内生、与时俱进”反向设计育人目标和育人体系

    提出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工程认证标准、冶金行业用人原则等外部要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自动化专业特质等内部特性,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习总书记给我校重要回信精神和“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行动指南等新时代元素,提出了“六思维(安全观、系统观、工程观、批判性、创新性、同理心)、十要素(家国情怀、胸怀天下、使命担当、工程伦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环保永续、团结协作、知行统一、坚忍不拔)”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构建“一二课堂有机协同”的育人体系。根据“门门课程有思政、项项活动能育人”的原则和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安排,构建一二课堂协同发力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并明确了各门课程或活动的分工及支撑权重。

    2师生互促、五导五航”正向实施育人过程

    提出“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分配调研任务,引导思政育人的方向,领航思政任务的价值导向;其次,由学生主导具体调研任务的实施,启航他们的思政探究;再次,学生将完成的调研任务交给教师审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初级案例,护航思政成果高质量呈现;然后,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编导思政元素的无缝切入点,助航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通;最后,由学生展示分享思政成果,通过朋辈引领传导个人收获,守航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

    建设课程思政特色案例库。与冶金企业、学校和学院宣传部门和专业负责人定期会商,明确案例库建设的选题和具体分工。已建设200余个典型案例,并出版《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教材1部。

    3)“全面统合、数智赋能”评价育人成效并持续改进

    提出“一体多元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一体”指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对育人三要素(目标、体系和过程)合理性和达成性同步进行评价;“多元”是指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包括社会团体、冶金企业相关人员、高校同行和毕业生等校外人员,学校专业教师和在校生等校内人员;“全方位”则指评价数据的综合性,包括第一课堂表现(课前案例调研、课中成果展示、课后总结体会等),第二课堂成果(相关竞赛和社会实践获奖证书等)以及各类(针对不同主体共设计16类)校内外调查用表反馈数据等。

搭建智慧化评改管理平台。首先,利用OCRBERTAI技术对第一课堂表现、第二课堂成果、各类调查问卷等多模态信息进行量化评分加权得到育人三要素合理性和达成性评价结果,并采用柱状图或雷达图加以展示;其次,借助自主研发的故障树模型鱼骨分析算法,确定育人三要素合理性和达成性欠佳的原因;最后,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自动给出育人三要素优化和学生个体素质提升的合理化建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