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学生素质明显增强

    课外科研作品更多地体现育人目标。近5年,学生作为一二完成人获批专利和软著120余项,几乎全部涉及同理心思维、胸怀天下等思政元素,如为帕金森患者设计的“电子防抖餐具”、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生命健康诊断的“早期脑部肿瘤分割方法及系统”等。

    红色专项学科竞赛成果喜人。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红色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竞赛的人数每年“倍增式”提升,且获奖率由原来的15%左右提高到40%以上。

    学生对冶金行业认同感大幅提升。近5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到环境相对艰苦的冶金企业工作,就业比例由原来不足5%提高到12%以上

    2)专业建设硕果累累

    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1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

    获批课程思政建设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教改项目3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自动化类教指委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各1

    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8篇,其中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1

    出版课程思政教材《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1部,融入思政内容的其他教材4

    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榜样育人先锋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0余人

    以我专业建设初期元老孙一康、余达太教授科技报国事迹为原型的课程思政案例作为支撑,助力“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等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教学成果多方应用(或引用)

    聚焦思政元素的学生课外作品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国家级媒体报道。体现同理心思维的“睿羹防抖餐具”、承载使命担当的“孟子居创业实践团队”多次登上CCTV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并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TOP10

    《自动化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等教改论文被上海交大、哈工大、华中科技、天津大学等100余所高校引用130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自制设备、配套教材和教案MOOCs等教学资源已推广到中南大学、武科大等冶金类行业高校自动化专业,并牵头联合获批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研究课题1

    李擎教授受邀在2023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论坛”做大会报告,推广“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榜样李擎教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事迹被BRTV、新京报等省部级媒体报道

成果助力北京科技大学获评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自动化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等省部级集体荣誉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