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简介
2010年9月,我校自动化专业着手准备工程认证工作,为达成毕业要求中的非技术能力,本专业陆续在一些课程中讲授安全与环保、工程伦理等知识,并在设计和实践环节加以应用,这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发端;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17年2月,我专业启动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工作,之后又结合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展了“有组织”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如下成果:
1)提出了“六思维、十要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并构建了一二课堂协同的育人体系;
2)提出了“师生互促、五导五航”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建设了融合冶金行业背景和自动化专业特色的案例库;
3)提出了“一体多元全方位”育人成效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并搭建了相应的智慧化管理平台。
近5年,学生获“三大赛”红色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00余项;作为一二完成人获批思政元素相关专利和软著120余项;冶金行业就业比例明显提升。教师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8篇,被上交、哈工大等100余所高校引用130次;获批省部级课程思政教改课题3项;出版《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案例选编》教材1部;获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成果助力获国一流课程3门、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10余项。由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主任、2位副主任和4位委员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其中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给出了如下意见:“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齐全、育人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操作性强、评价及持续改进机制完备、AI赋能技术先进。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明确、创新性突出,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