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育人成效卓著

所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育人效果好,实践教学与竞赛活动提升了学生理科思维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各类竞赛获奖数量与比例均居北京赛区前列。累计:2015—2023年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获奖60队;2021—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奖27队;2019—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获奖24队(市级78队);2014—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49队(市级256队);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214队。

  

2)教研成果丰硕

所打造的一流课程与编著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应用效果好。每学年我校有超过5000名学生进行数理公共课课程学习,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满意度、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材料满意度、任务设计满意度、教学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出版规划教材44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5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高等理科教育》《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物理与工程》等期刊上发表50余篇教改论文,为其他高校师生提供了凝聚本成果理念和思想的资源参考。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在国内高校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

3)辐射效应显著

所建设的优质共享资源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录制的数理公共基础课慕课受到学习者一致好评,选课人数超过15万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将其作为校内教学的在线课程资源。

教学团队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北京8所高校获批大学数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并借助该平台开展名师示范课等活动,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团队成员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工、劳动午报、搜狐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团队教师近几年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性教学会议并作报告,受邀到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新疆大学等40多所高校进行教学演示和报告,得到了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王玉凤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朱士信教授在内的多位专家好评。

团队成员与物理实验中心一起积极将课程建设转化的实验项目面向万余名北京初中生开放,推动科学普及;向甘肃秦安三所中学捐赠模块化线圈电磁炮装置100套,支持教育扶贫;并将课程建设成果向社会公众开放,打造了“i科学·科普云课堂等科普活动云端课,全国受众人数约20万余人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