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为我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图1 首个跨学科贯通式人才培养项目引领与实践
作为我校首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本科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出可复制的培养范式,为我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成功办学的基础上,2010年开设工科试验班,2019年理科试验班由60人扩招至90人,2019年启动矿冶学科本硕贯通试点,2020年材料学科“高精尖班”探索八年制本博贯通,2023年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实施本博八年制,2024年新增本研贯通卓越创新班。
(2) 育人效果赢得多方高度评价
团队累计培养毕业生900余名,深造率达75%,其中直博生200余人。100余人获评校长奖章、十佳学术之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涌现出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奖得主、全国冶金教育年度人物等行业精英,多人入选国家优青、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

图2 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理科试验班培养模式于2018年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该模式通过数理筑基、学科交叉和科研前移,打牢了学生扎实的数理功底,培养了学生卓越的创新能力。已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的2007级理科试验班学生任英提到,“在理科试验班的学习为我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央企骨干肖九三认为“理科试验班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了我的前沿科技洞察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008级学生陈亚楠运用跨学科思维开创全新研究领域,成果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央媒专题报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
(3) 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构建了金字塔型教学梯队,拥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培育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主持省部级以上教改课题20余项。建成国家一流课程3门、北京市优质课程5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教案8项,团队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项超100项。

图3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4) 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借鉴
理科试验班育人成果获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新华网以“北科大理科实验班硕果累累”为题专题报道培养成效,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我校招生的一块金字招牌。
 
图4 教育模式示范效应显著
搭建数字化共享平台,累计为40余所高校的30余万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40余万人次的学习辐射;出版规划教材50多部,被40多所高校使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被引500余次,受到50余家单位的关注与借鉴。团队赴清华大学等100多所高校示范教学和交流,赢得了同行的一致认可和专家的高度好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