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高水平研究生是科技强国的保障。然而近年科教界功利化“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导致研究生培养“唯论文”,科研选题短视化追热点、脱实向虚、学生使命感缺失等现象突出,难以攻克科技前沿的真问题、实瓶颈、硬骨头,难以支撑 “四个面向”人才需求。


为此,北京科技大学秉持“四个面向”破“四唯”,以能动学科为试点,经多个重大、重点教改项目破题,建立了“知识-能力-使命”多维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形成“世界科技前沿”学科交叉/国际化联培、“经济主战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国家重大需求”校际/校企合作突破“真问题-实瓶颈-硬骨头”、“人民生命健康”医工结合等培养模式,以及招生指标“四个面向”倾斜政策、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联培导师制度、研究生成果综合评价体系等保障制度;打造了高水平师资+科教/产教/跨文化融合的支撑条件构建跨学科、跨校园、跨文化的高水平师资和教师多元评价体系,依托国际和校企联培基地,打造产教-科教深度融合、实战化-国际化协同的浸泡式实训平台;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依托的的全过程“真--硬”培养载体通过国家重点/重大专项、国际合作等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科研”协同,为研究生定制“四个面向”科研资源和全过程培养方案,全方位保障流程工业绿色转型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


北科大能动学科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依托“四个面向”为导引的多维度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几十年来在栋梁之才培养方面积淀深厚。继培养出国内外知名院士、全国政协常委、211高校校长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杰出管理者之后,近年来又培养出国家“万人”名师、“杰青”“优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四个面向”领域突出贡献者,更涌现出“青年托举”“洪堡学者”等十余位青年人才;研究生成果入选行业先进技术、支撑国家/省部级科技奖,推动国标/行标制定,服务北京2022冬奥会、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毕业生进入“四个面向”相关产业人数年增25%,成为工业节能、碳中和等领域重要力量。


该项成果全面覆盖能动学科研究生培养,并逐步拓展了本成果的内涵并验证了其在环境、机械等相关工科的适用性,同时以联合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为纽带深化了“四个面向”的跨校园育人模式,形成了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与流程工业绿色发展的人才培养高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