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的创新点

(1)创造了以“四个面向”为统领的创新研究生“知识-能力-使命”多维度培养模式,形成了适配现代产业体系的能动学科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四个面向”为导引、以“知识-能力-使命”为抓手的多维度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能源革命”和“碳中和”优化“能源+”交叉学科知识体系,贯通“本-硕-博”培养并通过与产业接轨的实战化训练提高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强化价值塑造。制定实施培养全过程锚定“四个面向”的系列保障文件、激励政策和综合性成果认定指标体系,破除“唯论文”倾向,形成个体潜能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的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2创建了产教-科教深度融合的师资团队与实战化-国际化协同并举的创新平台,打造了研究生培养全方位条件支撑和保障体系

打造了“校内-校际-企业-海外联培”高水平导师团队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破除“四唯”单一指标陋习,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专业能力、行业洞察和全球视野的全方位保障。牵头筹建了“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平台,并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校企联培基地,依托多个国际引智平台和获批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常态化研究生参与企业一线科技攻关、海/境外访学等制度,为研究培养提供产教-科教深度融合、实战化-国际化协同并举的培养保障条件。


(3)创新了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定制化研究生选题和全过程“浸泡式”实训,强化研究生针对“四个面向”原始创新和攻坚能力

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国际合作、国家重点/重大专项等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实训载体,根据“四个面向”不同的攻坚能力需求进行定制化研究生选题,带领研究生“浸泡式”参与项目申请-实施-结题等全过程,聚焦国家/行业“真”问题,强化研究生突破“实瓶颈”、敢啃“硬骨头”的创新攻坚能力。研究生成果入选行业先进技术目录,并支撑相关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国家/国际重大活动,服务国家和北京绿色创新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