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现代创新人才培养需聚焦个体潜能开发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多维度能力适配。本项目以此为解决教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建立“知识-能力-使命”的“全人”培养模式,依托产教-科教-国际化师资/平台,以及源于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实战化育人载体,填补“四个面向”研究生培养空白。


(1)构建“知识-能力-使命”多维协同育人模式,深化“破四唯”改革

构造现代知识体系、原始创新能力、使命担当塑造等多维度育人模式,通过全过程体制改革保驾研究生培养锚定“四个面向”需求。以学科交叉与知识模块动态调整为手段建立“能源+”知识体系、以“本-硕-博”贯通与“竞赛+交流+实战”训练为抓手强化研究生突破“真问题-实瓶颈-硬骨头”原始创新能力、以“课堂思政-成长启示-名师示范”为契机让价值塑造润物细无声;制定课程、导师、选题、成果认定等全过程“四个面向”导向文件和保障政策,破除研究生“唯论文”单一指标的脱实向虚、逃避“真-实-硬”的成果异化倾向,通过“模式创新-机制改革”双向赋能协同推进。


(2)实施“师资-平台”双轮驱动条件支撑,构建研究生培养全方位保障

引育并举构建“校内-校际-企业-海外联培”的产教-科教-跨文化融合高水平导师团队,创建实战化校企联培基地和国际化科教平台全方位落实“四个面向”育人模式。为支撑理论创新培养,引进海内外知名专家任联培导师,联合伯明翰大学共建国家留学基金委中英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加强国际合作育人;为支撑工程能力培养,与领军企业共建校企联培基地,评聘企业导师,深化行业协同育人;加强复合型背景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平台建设,形成教师队伍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破除单一指标的“四唯”倾向,通过“师资优化-平台升级”双轮驱动落地人才培养。


(3)打造“四个面向”高水平科研项目实训载体,强化研究生攻坚能力

统筹国家/国际/行业各类“四个面向”高水平科研项目作为实训载体,定制化研究生科技攻关能力培养方案。以国际合作等项目强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理论创新训练、以大型央/国企项目等强化“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工程实践训练、以国家重点专项等强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共性技术攻关训练、以医工结合等项目强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跨学科交叉融合训练;通过国际-校际-校企联动“浸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让研究生深入科研和产业现场,解决国家/行业“真”问题、形成服务国家/产业升级的“大”成果,激活“科研-教学”迭代互馈的良性循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2025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